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前位置:蒙田範文網 > 論文 > 畢業論文

幼教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欄目: 畢業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51W

幼教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 篇一

為客觀公正地開展評選活動,本屆評選活動特邀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西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的部分學科帶頭人組成評選委員會,採用雙盲方式評選。現將結果公告如下(獲獎證書隨即寄出)。

第七屆(2013年)評選活動將自2013年3月起開始徵稿,截稿日期為2013年6月10日。第七屆評選活動結果擬於2013年6月30日前揭曉。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熱情參與和大力支持。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幼兒教師教育委員會

研究生組

一等獎

陝西師範大學

王妮妮 《兒童圖畫書自主閲讀眼動特徵研究》

東北師範大學

李春會 《一位幼兒教師教育行為與其教育觀念差異的敍事研究》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郭夢之 《社會故事提升自閉症幼兒生活技能的個案研究——以

進餐活動為例》

王 玲 《莫扎特音樂對兒童表情識別影響及其腦機制研究》

二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

李 寅 《幼兒園課程編制中不同參與者立場與觀點的比較研

究——以黑龍江省幼兒園課程編制過程為例》

張雲亮 《國家扶貧縣農村幼兒教師精神生活狀況考察》

上海師範大學

武琬霄 《以主題性音樂遊戲為媒介促進小班幼兒情緒理解能力

的實踐研究》

王厚菊 《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社會行為及其同伴關係的研究》

雲南師範大學

劉曉暉 《當代美國馬薩諸塞州幼兒教師評價改革研究》

代 敏 《20世紀60年代以來瑞典學前教育改革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

李聰穎 《北京幼兒園實施項目教學的可行性研究》

劉 琴 《中外民辦幼兒教育機構分類准入制度的比較研究》

劉小飛 《5~6歲兒童心理旋轉能力的干預研究》

呂雪嬌 《中班兒童數字估計能力發展特點及干預研究》

張冬瑞 《幼兒園教師運用非正式評價的現狀及改進研究》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王軍利 《3~5歲幼兒表情標籤與識別能力及情緒表達規則認知

的發展研究》

曹高慧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的師幼互動狀況——基於CLASS

系統的研究視角》

張孟勰 《基於動態系統理論的幼兒用筷動作發展研究》

谷 禹 《兒童視覺空間表象重建的眼動研究》

南通大學

王 娟 《3~6歲流動兒童同伴交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哈爾濱師範大學

孟 巖 《幼兒教師緘默遊戲觀對遊戲指導行為的影響研究》

王 穎 《幼兒園對話教學研究》

三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

沈 嬌 《上海市幼兒園教師美術領域教學知識現狀研究》

樑小靜 《幼兒園教師專業自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宋寅喆 《我國農村幼兒教師培訓需求現狀與對策研究》

張培娣 《幼兒園課程統一化抑或多元化:基於教師態度與行

為的視角——以河南省鄭州市為例》

上海師範大學

王 蕾 《圖畫書與美術:整合教學的實踐研究》

袁軍榮 《幼兒在園心理壓力研究——以上海市區某幼兒園為例》

雲南師範大學

王豔梅 《城市民辦幼兒園教師流失研究——以昆明市三所民辦

園為例》

首都師範大學

張 丹 《教育戲劇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應用研究——以生命

教育之“人與自己”為主題》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陳 懿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反饋言語行為研究》

朱君莉 《兩種音樂教學法在促進幼兒音樂節奏感與學習品質上

的教學實驗研究》

王 英 《幼兒教師實施“尊重”品格教育的個案研究》

宣兆霞 《鄉鎮中心幼兒園民間遊戲物理環境創設的個案研究——

以湖州市A幼兒園為例》

南京師範大學

李 歡 《少子化時代中美家長育兒態度對比研究》

哈爾濱師範大學

陳曼麗 《幼兒園教學用書評價研究——以某省2011版〈幼兒園

數學活動〉為例》

鼓勵獎

上海師範大學 秦英娟

福建師範大學 林 娜 季奎奎 郭玲玲

首都師範大學 鄭曉博

本科生組

一等獎

四川師範大學

劉佳麗 《多重視角下農村幼兒園教育問題的研究》

馬 波 《西部農村幼兒教育要“以縣級財政投入為主”嗎——以

X縣為例》

北京師範大學

湯成麟 《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模型的構建研究》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陳虹宏 《幼兒園實習教師的生活體驗研究——以浙江某幼師學

院八名實習教師為例》

費青青 《城市學前流動兒童生活狀況的研究》

張家虹 《大班幼兒加減法策略運用特點研究》

趙哲悦 《教師對大班幼兒閲讀能力認識的抽樣調查和分析——

以諸暨市區幼兒園大班教師和國小一年級語文教師為例》

蔣丹丹 《學前兒童數感發展的眼動研究》

周 波 《全實踐背景下“三方”互動機制的調查研究》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

區域活動多為幼兒的自選活動,基本上是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開展,其教育價值主要是附着在區內的材料上、情景及響應的活動中。教師首先要關注好區域的材料選擇與投放問題,才能引發幼兒興趣,讓幼兒與材料產生有效的互動。特別是小班幼兒,由於生活經驗缺乏,認知直觀形象,各方面能力偏弱,教師在選擇和投放材料時,可以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小班階段目標,結合小班幼兒發展水*,結合小班幼兒學**點等策略。

關鍵詞:小班;區域材料;選擇與投放策略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材料。 ”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通過材料來表現。對教師來説,材料是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物化體現;對幼兒來説,材料是主動建構經驗和認識周圍世界的中介和橋樑,但在實踐工作中發現,教師在**區域活動時只是簡單地堆積材料,沒有考慮選擇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否符合幼兒發展情況等問題,這樣的材料很難滿足幼兒活動的興趣,很難讓幼兒與材料產生有效的互動,對幼兒的發展是有一定影響的。小班區域材料的選擇與投放可以遵循以下策略:

一、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3-6歲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各年齡段特點做了很詳細的分析,小班幼兒主要體現在動作的協調性增強,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愛模仿,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時,能在**的安撫下逐漸*靜等年齡特點。結合這些年齡特點,我們在選擇與投放材料時要注意以下要求:

(一)為安撫幼兒情緒,創設安全、舒適環境

小班幼兒剛入園時,缺乏安全感,有很強的焦慮情緒,喜歡玩自己熟悉、會活動,摸起來柔柔的、暖暖的玩具。教師可以在小班設置娃娃家之類的、能給幼兒帶來温暖和安慰的區域,在娃娃家中投放女孩子喜歡的玩偶,男孩子喜歡的汽車、變形金剛,大眾喜歡的動畫形象、娃娃家操作材料等,都可以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給幼兒帶來温暖熟悉的感覺。除了娃娃家,還可以為喜歡安靜、不擅於交往的孩子設置一個比較封閉的“談話吧”,鼓勵這些孩子拉着他的好朋友去“談話吧”説説悄悄話,還可以在“談話吧”中提供抱枕、不同類型的圖書,如故事類、百科類;不同類型的卡片類玩具、圖譜卡、玩偶、頭飾、手偶、地墊、抱枕、錄音機等,幫助他們尋找話題,學會與人交往。

(二)選擇富有生活情境的材料,促進小班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

小班幼兒由於生活經驗缺乏,認知特點主要是好奇心強,愛模仿。因此在選擇與投放材料時要關注這些特點。如科學區《學習形狀相匹配》,可以以《小動物餵食》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活動目標是引導幼兒尋找與小動物相匹配的食物,讓幼兒模仿生活中餵食的情境,讓幼兒握好湯匙,能手眼協調地把對應的食物一個個送到小動物嘴巴里,孩子會一遍又一遍重複這些動作,直到任務完成。這樣的活動既能幫助教師觀察幼兒學習形狀認知情況,又能提高幼兒的小手抓握、手眼協調等動作發展。又如語言區,孩子都不喜歡主動表達自己,如果語言區只投放圖書會特別冷清,我們可以結合孩子最喜歡模仿生活情境打電話的遊戲,提供兩個舊電話,收集或自繪幼兒熟悉的故事圖片或生活情境,然後將故事情境中的人物或物品的名稱做成一張張字卡,讓幼兒看圖對講。還可以玩傳話遊戲,如拿一根長長的水管穿過隔板,讓幼兒站在東西兩端,互相交流傳話,孩子會非常感興趣。

二、結合小班階段目標

不同階段的幼兒發展水*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參考省編教材去制定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階段目標去選擇與投放材料。

(一)根據月發展階段目標

在選擇材料時可以結合五大領域發展的階段目標去投放,如9月份科學領域階段目標中提出“感知常見的幾種生活用品、水果。瞭解基本特徵;按事物的一種特徵進行分類;比較大小並排序等”,教師就可以結合階段目標投放水果沙拉自助餐品嚐區、投放標籤分類整理娃娃家,投放各種大小不同的瓶子按大小排序等。 10月份科學發展提出“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感知圓形等。 ”教師根據這些階段目標可以在建構區投放各種圓形玩具搭建車類交通工具,在運動區投放輪胎、呼啦圈自主練習感知圓形等。但有的活動區目標是結合幼兒自身發展制定階段目標,如9月份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動手能力弱,可以先開展“抓”的練習。可以培養幼兒練習五指抓到三指抓,逐步提高練習的難度。每個月投放的“抓的物品”也應該從大到小,從粗到細。也可以玩“夾”的練習,早期階段讓幼兒用塑料夾子給各種動物形象夾鬍鬚,還可以提供夾饅頭的大夾子讓幼兒練習夾乒乓球,對於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以稍微提高一點難度,提供的夾子小一些,夾的物品也小一些,後期再逐步換小增加難度。 “舀”“倒”“串”“扣扣子”等操作練習都可以遵循這個從粗到細階段性逐步提高的規律。

(二)根據每個階段目標中具體的教學活動

每個階段目標中都有具體的教學活動,如10月份美工區目標中提出“嘗試用點(雨點、圓點等)、線條(直線、曲線、折線)和簡單形態(圓形、方形等)表現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簡單的物體特徵。 ”具體活動有《香甜的水果》《畫水果給小貓》《小貓的水果》等,教師就可以結合活動內容創設水果屋主題,提供各種各樣形狀的水果、顏料,可以利用窗台、牆面、玩具櫃面等地方創設背景牆,投放顏料、油畫棒、水彩筆等工具讓幼兒**塗鴉、玩水果印畫、水果分類、塗鴉水果區寶寶等活動。又如科學領域目標中提出“按物體特徵進行排序”具體活動有《按顏色特徵排序》,可以開發圖形寶寶找家、收整糖果屋、做漂亮的糖葫蘆、串有規律的門簾等活動。

三、結合小班幼兒發展水*

同年齡段的小班幼兒能力水*也會有所不同,教師在投放材料的時候既要考慮本班幼兒的普遍水*,還要兼顧個別幼兒發展的不同層次,投放適合各年齡段幼兒最近發展區的活動材料。

(一)關注同年齡段不同幼兒的發展水*,為他們準備不同層次的材料

每個孩子在各領域發展的情況都具有個體差異性,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強,我們在美工區,就可以為孩子準備不同星級的材料,如不善於動手的孩子提供一級材料:畫好虛線的寬較窄的長方形紙條,讓孩子一刀剪斷。相對較好的幼兒提供二級材料:寬較寬的長方形紙條,讓孩子連續剪。能力更強的幼兒可以挑戰三級材料:沿曲線剪。有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強,會自己穿衣釦鈕釦。教師在生活操作區,可以提供不同類型的鈕釦區,如繫帶子的搭扣、傳統的民族風搭扣、不同大小的鈕釦穿洞練習,讓幼兒**練習,挑戰不同的難度,孩子會特別感興趣,有時還會邀約她的好朋友幫忙一起完成,給了孩子合作的機會。

(二)關注相同的材料難度層次的提高

在實踐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材料都是使用一次性就被擱置無人問津,新的任務下達,教師又開始馬不停蹄地製作新材料,不懂得開發和利用原有材料,從原有材料中去抽取或添加,提升和創新原有材料。如科學活動《有趣的石頭》教師請家長蒐集了各種各樣的石頭,投放科學區讓孩子們瞭解石頭的特性。一段時間,孩子對石頭不感興趣了,教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商量,用油畫棒、顏料來裝飾石頭,晾曬石頭,這從原來簡單的摸一摸石頭瞭解石頭到動筆裝飾石頭,對孩子技能上有了一定要求;裝飾石頭完工後,我們又把這些石頭運到沙池區,讓孩子搭建高高的城堡,一起用石頭裝飾大城堡,孩子們的興趣更加濃厚。有的孩子還商量不同的裝飾方法,如大石頭放在城堡的底層,小石頭放上層,不同的石頭分類裝飾,孩子在自主探索中發現了分類、空間安排等科學問題,對幼兒的學習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材料不適合跨區域開展,我們可以在原有材料上增加些難度。如生活操作區《夾夾樂》,原有材料是乒乓球,夾饅頭的夾子、盤子,孩子很快挑戰成功。第一次教師換掉的是盤子,提供高一點的杯子,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第二次教師換掉的是大夾子,用小號的夾子去夾乒乓球並放到杯子中;第三次教師換掉的是乒乓球,變成小木珠,小木珠個頭小比較難夾,但不像玻璃珠那麼滑溜,小班幼兒還是能挑戰成功。後期為了鍛鍊能力強的幼兒,還增設了瓶子,讓幼兒把小木珠裝進瓶口較小的瓶子裏。這樣循序漸進地增加材料難度,幼兒會有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幼兒參與的興趣。

四、結合小班幼兒學**點

小班幼兒基本意識不到學習的目的、任務。他們只是對學習過程感興趣,往往把學習當作遊戲看待,需要在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教師在區域材料投放過程中不能簡單的一盤材料、一份任務單讓小班幼兒操作,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要求:

(一)高、低結構材料相結合的區角環境

小班幼兒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喜歡顏色鮮豔、形象逼真的高結構材料,但低結構材料又能幫助幼兒創造性想象能力的發展,在選擇與投放材料過程中教師要考慮高、低結構材料相結合。如準備《娃娃家》材料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小班幼兒準備一些高仿的材料,如自制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角色扮演道具如各類角色服裝、帽子。娃娃、奶瓶、炊具等,還可以收集幼兒照片,製作全家福。玩具小人、裝扮服飾、廚具用具、過家家餐廳、醫院、理髮店等模型玩具。低結構材料如各種各樣小珠子,不同顏色的項鍊、假髮、頭飾、各種彩色的皺紋紙、泡沫紙、小瓶子、小杯子等,孩子可以根據情境佈置娃娃家,做娃娃家食品,裝飾品等。

(二)選擇幼兒熟悉、具有生活經驗的材料

小班幼兒經驗缺乏,教師選擇的材料要源於生活中的材料,幼兒才能更感興趣。如科學區《找匹配》,教師就可以直接用生活中的瓶和蓋、筆與筆套、腳與鞋的尺碼、手與手套的大小供幼兒探索、匹配等,《神奇的電池》教師可以請幼兒把自己熟悉的電動玩具帶來,認識電池兩端的不同,組裝電池,讓玩具動起來,這樣的活動孩子會百玩不厭。

(三)投放豐富多樣的材料滿足幼兒不同學習需求

在考慮小班幼兒學**點的基礎上,要儘可能地提供種類多樣、數量充足,能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活動材料,滿足幼兒不同學習需求。如美工區,除了有塗鴉區,還要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如漿糊、雙面膠、透明膠、兒童剪刀、花邊剪刀、橡皮泥、水彩筆、油性筆、油畫棒、各色毛線、棉籤、紙杯、空紙盒、繪畫紙、不同材質的有色紙等。半成品材料如紙筒娃娃模型、各種空紙盒、空瓶等,讓幼兒大膽的用撕貼、點、線畫、繞毛線、包裹橡皮泥等方式去裝飾美化這些物品。還要注意提供清潔用品,如抹布、小紙簍、分類盤、整理箱等,幫助幼兒隨時清潔自己使用的空間,養成衞生整潔的習慣。

(四)關注材料的動態性,保持幼兒學習的興趣

隨着幼兒對材料的一次又一次的互動過程中,他們的興趣總是在不斷的變化和轉移的,他們會對玩了一段時間的活動內容產生厭倦。我們要考慮材料的更換,如益智區的拼圖材料,圖書角的一本書等;還要考慮材料的添加,如美工區《漂亮的瓶子》初期教師只提供了簡單的貼紙讓幼兒裝飾,一段時間後孩子不滿足於簡單的張貼,可以和幼兒協商還想把瓶子變成什麼。有的孩子説變成花瓶插花,有的孩子説變成瓶子娃娃等,教師就可以添加剪刀、吸管、紙花給原來漂亮的花瓶插上花;還可以添加黑色的毛線、泡沫圓球、水彩筆做瓶子娃娃等。

總之,每次選擇與投放區域材料之前,一定要思考這些材料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嗎?這些材料可以讓幼兒玩什麼,怎麼玩,適合幼兒哪些方面的發展等問題。讓活動區的材料不是簡單堆積,而是能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讓幼兒與材料產生有效的互動,真正實現“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的人文教育目標,實現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三

為客觀公正地開展評選活動,本屆評選活動特邀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西南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院校的部分學科帶頭人組成評選委員會,採用雙盲方式評選。現將結果公告如下(獲獎證書隨即寄出)。

第八屆(2014年)評選活動將自2014年3月起開始徵稿,截稿日期為2014年6月10日。第八屆評選活動結果擬於2014年6月30日前揭曉。

期待大家一如既往的熱情參與和大力支持。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幼兒教師教育委員會

研究生組

一等獎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張偉芳《幼兒説謊的眼動研究》

陳慶香《幼兒園教育質量與成本的關係――基於浙江省81所幼兒園的調查研究》

南京師範大學

張司儀《幼兒園教師撰寫“幼兒個案分析”的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

沈敏《運用故事教學提升大班幼兒社會觀點採擇能力的實驗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王津《學前兒童科學知識圖畫書閲讀理解研究》

二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

湯傑英《學前教師領域教學知識研究》

賈莎莎《從文化的視角看我國兒童遊戲的歷史演變》

王哲瑩《示範畫對幼兒繪畫表現影響研究》

南通大學

萬品《流動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

張曉霞《4-5歲幼兒積木建構水平的提升及其對幾何空間能力發展的影響》

雲南師範大學

王小林《農村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研究――以x幼兒園為個案》

首都師範大學

李春光《幼兒園繪本教學現狀及改進研究》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鄧進紅《大班幼兒追逐打鬧遊戲現狀與對策研究》

三等獎

雲南師範大學

曹霞《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幼兒教師職前培養研究》

張麗《雲南省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研究――基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背景》

譚恆《21世紀以來中越邊境民族地區幼兒教育發展研究》

遼寧師範大學

王梅《不同信息源對4-5歲兒童問題解決的影響研究》

周杰《4-5歲幼兒社會規則認知與同伴關係的相關研究》

西南大學

武欣《我國幼兒教師評價制度建設的現實困境與對策研究》

劉丹《家長角色觀對親子互動的影響――基於親子園情境的研究》

張亭亭《幼兒同伴衝突解決策略及其與自控能力的關係――基於不同衝突情境的研究》

吳梅芬《學前教育政策執行研究――以幼兒教師職業資格政策執行為例》

北京師範大學

李鈺燕《幼兒園綜合主題活動結構、特點及支持性策略――基於北京市某幼兒園園本課程的現場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李傳江《新疆少數民族學前兒童漢語語義發展研究》

張文潔《新疆雙語幼兒園集體活動課堂互動質量的現狀研究》

汪天水《幼兒園自主遊戲分享環節的教育功能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

王瀾《5-6歲兒童數字線估計能力及其與早期數學能力發展關係的追蹤研究》

龐泰梅《民辦幼兒園分類准入制度的個案研究――以天津為例》

樑瑞雪《我國不同時期幼兒園社會教育特點研究――基於相關教材的分析》

內蒙古師範大學

王慧娟《幼兒園教材中幼兒用書的分析與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幼兒園幼兒用書為例》

上海師範大學

陳怡《幼兒的哲學思維能力訓練:基於故事的實踐探索》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李婧菁《不同階層幼兒家長學前教育需求的跨個案研究》

戴璐《幼兒園語言集體教學活動質量的個案研究――以杭州市X幼兒園為例》

張國棟《質量評價視角下學前融合教育現狀的跨個案研究》

李梅華《幼兒園實習教師的反思書寫研究――以某幼師學院專業碩士的實習反思為例》

南京師範大學

袁永雄《我喜歡的幼兒園――來自5-6歲大班幼兒的聲音》

本科生組

一等獎

南京師範大學

程亞男《自閉症幼兒社會故事法干預的個案研究》

王曉棠《Y市幼兒園教師在職培訓需求調查研究》

吳曉《南京市“幼兒助學券”政策社會反映的調查研究》

臧蓓蕾《N市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的現狀調查》

陸奕霏《大班幼兒加減運算水平的研究:概念理解與計算能力》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薛超《學前兒童基本數量加工的眼動研究》

陳溢智《面部特徵空間關係對兒童卡通面孔吸引力影響的行為學與ERP研究》

沈曉青《手指玩偶對幼兒故事講述水平的影響》

楊晨《幼兒園早期閲讀環境創設現狀及影響因素的調查》

廣州大學

魏寶婷《教學情境與課堂師幼互動的適應性關係研究》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

張靜雯《小班幼兒良好飲食行為習慣培養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

李曉彤《應用行為分析法對自閉症兒童語言干預的個案研究》

楊玉茹《羞愧感影響5-6歲兒童道德判斷的實驗研究》

劉佳傑《幼兒數學能力性別差異的調查研究》

張紅翠《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新手教師理答行為的研究》

李曉玲《大班數學集體教育活動中操作性材料使用的現狀研究》

常熟理工學院

趙婭萍《幼兒園晨間活動中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研究》

華東師範大學

謝雯佳《幼小銜接視角下幼兒園大班兒童對國小生活認識的現狀研究》

韓月蓮《上海幼兒園幼兒檔案袋評價實施的現狀調查》

雲南師範大學

張軍豔《昆明市市區兩所幼兒園教師工作―家庭支持現狀調查》

首都師範大學

王晶《中班幼兒積木遊戲中的問題解決研究》

二等獎

洛陽師範學院

禹培慧《21世紀國內幼兒教師專業素養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郜前方《洛陽市區父親教養方式現狀調查研究》

張多《農村幼兒教師職後培訓需求與成效研究》

南京師範大學

陳曉紅《N市保育員職業認同調查研究》

彭慧《兒童視野中有吸引力的動畫元素研究》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張娟娟《父母對幼兒攻擊與被攻擊行為的反應及應對策略研究》

方圓《集體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體態語的研究》

石琴波《正常發展幼兒對待自閉症幼兒的態度研究》

陶個妮《手勢在學前兒童空間推理中的作用》

高黎陽《關於大班幼兒教師運用前識字教學策略的調查研究》

周雯雯《自主性遊戲情境下大班幼兒同伴互動行為研究》

王倩贊《大班歌唱教學教師PCK現狀研究》

王海燕《兒童問題行為干預的故事治療法》

許超超《角色遊戲情境下中班幼兒同伴互動行為研究》

蔣路易《運用視覺支持性教學提高自閉症幼兒功能水平的個案研究》

常熟理工學院

嶽凌霄《大班幼兒同伴協商行為研究》

史曉莉《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的研究》

鹿丹《常熟市幼兒園保育員隊伍建設調查研究》

王玉涵《外來工子弟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活動的行動研究》

華東師範夫學

韓董馨《體感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前景調查》

尉穎聰《中美國小一年級新生入學適應現狀比較研究》

樑雯靜《華東師範大學與美國中阿肯色大學學前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

王晶晶《民辦幼兒園教師生存狀態的研究》

孫藝《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期望調查研究》

楊曉瀾《小班幼兒自主遊戲中教師指導行為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

章小華《5-6歲幼兒對“朋友”理解的性別差異》

宮瀟博《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體態語言的現狀研究》

劉梅《幼兒園早期閲讀活動組織過程的現狀研究》

申麗穎《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非言語行為的現狀研究》

馬丁《5至6歲兒童的氣質類型對其人際信任的影響》

許丹《早期閲讀活動中教師提問策略的研究》

雲南師範大學

錢倩雯《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勐堆鄉農村幼兒感恩教育現狀調查》

茶建蓮《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鳳尾鎮幼兒教師工作壓力的現狀調查》

成都學院(成都大學)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男生專業認同的質化研究》

南通大學

楊曉雲《3-6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生活衞生習慣養成現狀研究》

首都師範大學

於穎《中班幼兒同伴衝突事件的特點及解決策略的研究》

楊冉明《幼兒自我提升與自尊的發展及其關係》

三等獎

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

陳曉霞《幼兒園玩具衞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戴璐《中班歌唱教學教師PCK現狀研究》

金瑜雯《20世紀80年代以來浙江省幼兒園科學教材設計的評價研究》

朱晶晶《社會性品質類圖畫書的內容分析研究》

林玲《養育經歷對幼兒教師工作影響研究》

朱玲《生活環節中小班幼兒等待行為的個案研究》

程婭《幼兒園數學活動中專家一新手型教師的師幼互動的個案對比研究》

陳佳葉《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語特徵研究》

董興慧《教師編制對幼兒教師流動的影響研究》

馬禎《幼兒園新手教師的“倫理兩難”分析》

林印月《以CIPP模式開展幼兒園自主性遊戲方案的評價研究》

常熟理工學院

吳秋月《大班幼兒繪畫活動現狀研究》

陸媛媛《幼兒園早期閲讀活動現狀的調查研究》

王汐鈺《幼兒園圖書室創設和使用現狀調查研究》

中華女子學院

尤曉芬《幼兒園集體早期閲讀教育活動開展的現狀研究》

韓憶慧《公立幼兒園新教師入職教育的現狀研究》

李新會《幼兒園託班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現狀的研究》

郭冰冰《北京市親子教師專業素養現狀研究》

李雨軒《大班教師應對幼兒告狀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

段亞利《5-7歲農村留守兒童對家的理解的個案研究》

温麗萍《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家長參與的現狀研究》

李婷《長沙市主城區幼兒園家園合作現狀研究》

李小平《美術教育機構教師評價行為的個案研究》

胡夢楚《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研究》

南通大學

吳文娟《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教育實習現狀研究》

孫緒倩《3-6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習習慣養成現狀研究》

孫梅《3-6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文明禮貌習慣養成現狀研究》

楊瑩瑩《4-6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安全認知發展研究》

王秀琴《幼兒園童謠活動的組織策略研究》

韓聰聰《幼兒園民間遊戲活動的組織現狀研究》

謝鵬琪《師範生教育實習有效性的研究》

廣州大學

李丹《幼兒自我概念的發展狀況研究》

蘇靜怡《廣州市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研究――以海珠區為例》

洛陽師範學院

康紫苑《0-3歲兒童早期閲讀材料選擇研究》

朱銀鋒《幼兒園“體智能課程”實施現狀調查研究――以洛陽市為例》

車路陽《親子繪本閲讀現狀研究》

寇亞龍《洛陽市幼兒園兼職體能男教師生存現狀調查研究》

羅《洛陽市區民辦幼兒園教師在職培訓現狀調查分析》

倪凱歌《基於道家思想探析傳統主流兒童觀》

南京師範大學

周雲裳《大班幼兒積木遊戲中主題搭建活動的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

謝佩倪《民間遊戲在馬來西亞華人幼兒園實施的行動研究》

雲南師範大學

徐娜《重慶市石柱縣城鄉結合部幼兒家庭教育資源現狀調查》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

鄒靜莉《5-6歲幼兒家庭早期閲讀現狀的研究》

成芳《蘇中地區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實施的研究》

鬱潔《幼兒園繪畫活動中範畫使用現狀研究》

餘霞《泰州市海陵區家園合作現狀調查研究》

翟曉琳《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錢建霞《教師對幼兒行為獎懲方式的研究》

上海師範大學

顧華葉《有潛在閲讀困難幼兒個案的研究》

陳佳佳《關於蘇霍姆林斯基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思想的研究》

施天穎《繪本閲讀活動的癥結在哪裏:基於名師示範課的分析》

首都師範大學

瓊啦《幼兒園藏漢雙語教育的現狀個案研究》

袁甜《4-5歲幼兒數量守恆概念發展的干預研究》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林靜宜《廣東城鄉親子游戲現狀的比較研究》

安徽師範大學

吳豔《公辦園與民辦園幼兒教師專業素養調查研究》

杭州師範大學

王樺《浙江省“三位一體”招生制度改革追蹤研究》

專科生組

一等獎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

劉靜嫻《上海市幼兒園男教師在園發展狀況的研究》

曹葉倩《淺探早期閲讀對幼兒語言的發展――對中班幼兒閲讀個案的分析》

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字琪《黑幼專男幼師職業生涯規劃調查研究》

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林海生《男幼師實習生在實習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吳慧萍《實習老師課堂提問的現狀與原因調查》

俞詩雨《蒙特梭利理論在台灣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運用》

呂娟《大班幼兒晨間體育鍛煉的研究》

唐珠琳《小班韻律活動中教師體態語的運用研究》

周亮亮《中班實習教師組織指導幼兒早操的現狀分析與策略研究》

楊文超《教師批評幼兒運用方式有效性的觀察研究》

二等獎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

唐思贊《“圖”寫新意,“唱”響童心――淺談圖譜在幼兒歌唱教學中的設計與妙用》

顧陳展《有關三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遊戲干預研究》

丁亞《同伴交往對小班幼兒社會交往的影響》

包雯怡《幼兒園音樂教育遊戲化及展開形式的研究》

黃子格《小班幼兒家庭早期閲讀現狀調查研究》

吳宙晨《淺談幼兒膽怯的原因及策略》

葛燕菲《關於大班幼兒習慣養成對其今後發展的影響》

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馬麗敏《繪本教學,讓幼兒愛上“悦”讀》

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梗

周冬梅《中班幼兒主題性繪畫指導策略初探》

許婷《不同個性幼兒在自由活動中交往方式的觀察研究》

陳婷《大班幼兒任務意識和行為的研究》

章婷《幼兒園進餐音樂對幼兒良好進餐習慣的影響研究》

章娟娟《有聲動畫與無聲動畫對大班幼兒語言發展影響對比探究》

許仙香《新故事的講述方式對幼兒故事理解的影響研究》

呂麗英《小班幼兒集中教學活動中干擾行為的觀察研究》

羅春草《中班幼兒表演遊戲與語言發展的個案研究》

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何藝彬《福建省幼兒園健康領域活動的內容現狀與分析》

蚌埠學院

馬麗《論鄭春華兒童文學作品中的童心童趣》

運城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武建麗《教師言行對幼兒想象力的影響研究》

三等獎

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徐曉菁《小班幼兒同伴交往現狀的觀察與分析》

魏玲敏《實習教師與幼兒互動的現狀及教育建議》

陸琴《小班美工區材料投放合理性的觀察研究》

陳豔《家長接送環節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語言技巧》

詹愛珠《關於大班幼兒圖畫書閲讀指導的實踐研究》

李凱詩《對幼兒色彩敏感度的培養》

黃雅文《大班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合作行為的觀察研究》

餘堂芳《小班美工區的創設與指導的研究》

吳少華《中班幼兒爭搶玩具現象解決策略的研究》

葉莉華《中班區域活動新材料投放指導策略初探》

鄭菁菁《中班幼兒區域活動規則的制定與實施的策略研究》

張琬真《幼兒園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

張美琴《如何在小班發揮獎勵策略進行輔助教學》

張佳惠《範例在繪畫中對中班幼兒想象力影響的研究》

許曉玲《大班幼兒一日活動攻擊的觀察研究》

吳榮芳《讓音樂成為教師的組織語言》

王婷《小班幼兒規則意識培養的實踐研究》

盧紹雲《屏東幼兒園中班幼兒閲讀興趣與閲讀習慣的調查研究》

廖黎欣《小班幼兒同伴交往能力培養個案研究》

黃明麗《大班幼兒自主活動時男女語言差異性研究》

何麗梅《在角色遊戲中促進大班幼兒社會性發展》

高玲玲《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

崔思佳《大班幼兒節奏感培養策略研究》

曾雅莉《小班繪本閲讀的策略研究》

蔡苗苗《小班幼兒韻律活動中的空間意識培養研究》

陳雨薇《家長對待幼兒行為的態度調查研究報告》

吳灼英《小班幼兒藝術品質的培養》

昊玉勤《範畫對幼兒繪畫能力發展的作用》

蒲佳樺《大班幼兒攻擊成因及矯治個案研究》

李文霞《大班數學區角材料投放與利用探究》

陳凌《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王秀花《淺談幼兒園活動室牆飾的創設》

歐陽慧玲《實習教師在幼兒園大班建構遊戲中游戲評價的問題和解決策略》

陳春華《集中幼兒注意力的研究》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

張雪晴《混齡教育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研究》

丁汀《是什麼讓幼兒更好更快地入睡》

湯丹雯《幼兒早期閲讀能力培養的個案研究》

李慧《試論學前兒童節奏感發展與培養研究》

劉佳瑩《對幼兒區角活動中攻擊的個案研究》

李娟《中班幼兒攻擊研究》

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張青《對幼兒數學生活化問題的探索與思考》

柳絮《淺談肢體語言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宋晨《從“虐童事件”看幼兒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四

學前教育論文2000字(一):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論文

【摘要】為了促進不同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加強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繫,許多教師以實踐教學體系為參照,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保證學生能夠在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但是教學體系的構建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本文以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為分析對象,瞭解這一體系構建與實施的相關策略及要求,以期為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及水平提供新的借鑑。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施

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對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教師需要抓住這一基礎教學環節,在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基礎之上構建完善的教學框架和教學體系,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鬆的學習氛圍之下實現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從整體上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一、構建多元的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教學目標是整個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依據,教師需要圍繞前期的教學目標設置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給予學生恰當可行的幫助和輔導,保證學生能夠堅持正確的學習和行為方向。其中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複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保證學生能夠掌握這一專業學習的技巧和精髓,教師需要構建多元化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明確專業理念與行為、專業知識與能力、專業感受與體驗的具體教學板塊要求,以終身教育和學生的專業發展為着眼點,將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的教學理念融入教學目標體系的構建工作之中,充分體現這一目標的多元性以及針對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保證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從另一個側面上來看,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所涉及的內容比較複雜,因此教師需要重新調整教學策略,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有的放矢,保障後期教學實踐活動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

二、構建層次化的教學實施體系

層次化教學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備受好評並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一教學理念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踐要求,對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教育背景有所區別,為了體現教育的公平性,實現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整體提升,教師需要以循序漸進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保障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獲得更多的收穫,產生一定的學習自信心以及學習動力。其中層次化、結構化的實踐教學內容與實施體系尤為關鍵,教師需要將課前實踐活動以及課後引導相結合,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讓學生能夠意識到個人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定的主人翁意識,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積極參與不同的實踐學習活動。作為教學體系構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實踐尤為關鍵,教師需要將頂崗實習、教育實習和教育見習相融合,明確前期的課程教學目標,以教育實踐與體驗為依據和着眼點,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參與、主動觀摩以及研究教育,積極落實實踐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性以及科學性。為了保障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實現學有所獲,教師還需要保障社會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積極抓住這一拓展性教學活動的重要特徵以及優勢,將社會調查、支教活動與志願者活動融為一體,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

三、構建完善的教學保障體系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所涉及的內容比較複雜,包括不同的教學環節和教學元素,因此為了體現教學的針對性,教師和學校必須要加強聯繫和溝通,構建完善的教學保障體系,為各項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以及依據。與其他階段的教育教學相比,學前教育所涉及的內容比較複雜,同時對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實踐動手能力要求較高,有一部分學生會產生消極對待以及厭煩的心理。為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對學生進行恰當可行的引導,教師需要構建完善的教學保障體系,積極預測不同的教學問題和教學障礙,明確前期的教育教學方向,給予學生更多的輔導,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另外教師還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及時瞭解學生的成長動向,以此來調整後期的教學體系構建方向以及內容。

四、結語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師需要抓住這一專業教學的核心要求,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抓住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下,專業課程建設的實施條件,着眼於前期的教育教學目標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實現該專業學生專業素養的穩定提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範文模板(二):讓信息技術在學前教育中綻放別樣的精彩論文

【摘要】幼兒由於年齡小、身心發育不成熟,因此,對他們的教育方式要突出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特點。唯有此,才能讓教育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技術憑藉鮮明的圖畫、動聽的音樂等優勢深受廣大教師和幼兒的喜愛,為幼兒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氛圍、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在學前教育中綻放出別樣的精彩。本文就如何在學前教育中運用信息技術淺談一點自己的理解,以其提高學前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前教育信息技術精彩

【中圖分類號】G619.2;G4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16-01

《幼兒園指導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綜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信息技術作為現代化的一種教學資源,將其運用到學前教育中可以為幼兒提供直觀動感的學習情境,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符合幼兒的心理髮展特點。形成良好的人機互動、拓展幼兒的思維。對幼兒的學習大有裨益。本文重點闡述信息技術在語言、數學、美術三方面的運用,窺一斑而知全豹,使各位同仁切實感受信息技術的運用價值和魅力。

一、信息技術在語言活動中的應用。

語言是幼兒重要的交際工具,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今後立足社會的資本。由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語言教學中,提高語言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

例如,教學幼兒大班詩歌《家》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激發他們創編詩歌的熱情。具體在教學中,教師先運用多媒體為幼兒出示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樹林、綠綠的草地、清清的河水、美麗的花兒等畫面,讓幼兒感受自然的美,引導幼兒説出描寫天空、樹林、草地、河水的形容詞,並提問幼兒:這些美麗的地方是誰的家呢?引出詩歌的學習。接着,教師運用多媒體中的“flash”功能設計了“找家”的活動,孩子們找對了,用鼠標拉一下,小動物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説錯了,小動物還回原地。這樣動態的、魔幻式的活動極大地喚起幼兒的學習熱情,看着小動物們隨着音樂節奏回家,這時的小朋友也被深深的感染了,他們情不自禁地隨着音樂跳起舞。整個教學氛圍空前高漲。在此基礎上,教師順勢引導幼兒創編兒歌,如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這個活動教師在課件中設計了米老鼠來激勵和鼓勵幼兒進行詩歌仿編,極大地調動幼兒仿編詩歌的積極性,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收到良好的效果。最後,在仿編詩歌的基礎上,教師鼓勵幼兒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創編詩歌,並把創編好的詩歌朗誦給全班孩子聽,這一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天馬行空的想象,創編出很多情趣盎然的詩歌。

二、信息技術在數學活動中的應用。

數學具有抽象性,這對於以直觀思維為主的幼兒來説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化解數學的抽象性、讓孩子們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是每一個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信息技術可以為幼兒提供學習需要的各種學習材料,豐富他們的直觀認知,幫助幼兒實現思維由直觀向抽象的過渡,便於幼兒更好的理解。

例如,教學小班數學《認識上下》,這節課的重難點是讓幼兒能夠用方位詞表達兩者之間的上下關係。圍繞這一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增強他們的直觀認識。如課件圖上有各種小動物,小猴子、小鳥、小兔、小狗等。教師按照他們的方位引導幼兒説出“小鳥在小猴子上面,小猴子在小鳥的下面”等。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刺激下,讓幼兒對“上下”方位的相對關係有直觀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強化對上下方位關係的理解,如教師説出“把小兔放在小狗的上面”幼兒可以通過拖動鼠標來操作完成。就這樣,教師通過巧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重難點,落實教學目標,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美術活動中運用信息技術。

美術是學前五大教育領域中的重要內容,是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途徑。將信息技術用於美術教學中,可以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感性創作對象,便於幼兒學習。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五

摘要:

學前遊戲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其靈活的**方式、先進的開展理念、豐富的遊戲內容等對於幼兒的發展與培養是多方面多層次的,積極做好學前遊戲的設計與開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前教育的教學水*,促進幼兒的開發與培養,從而實現我國學前教育新時期的飛躍性發展。

關鍵詞:遊戲;學前教育

遊戲作為童年精神教育的主要體現,與學前幼兒的心理需求與情感體驗相契合,與幼兒的興趣培養與潛能開發密切相關,是學前教育的基礎組成併發揮着重要的價值導向。本文主要針對遊戲在學前教育的價值進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動我國學前教育的建設步伐。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基礎層面逐漸引起社會關注。學前教育面向的對象為入學前幼兒,其身心發展不成熟,也使得幼兒學前教育困難重重。如何突破既定的限制,實現幼兒學前熱情的調動,實現兒童興趣與潛能的開發與培養,學前遊戲為其提供了突破口。作為新型教學模式的一種,學前遊戲在學前教育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一、調動幼兒學習興趣,促進幼兒智力的開發

遊戲與幼兒愛玩的天性相契合,更容易激發幼兒的關注與參與熱情。學前教育中針對幼兒的身心特點及學前教育的課程培養要求,通過開設既定的學前遊戲,比起枯燥單調的學前教育課堂,新穎生動活潑**的學前教育往往更能調動幼兒的參與,幼兒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自覺地開發智力,其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其通過觸摸玩具,參與遊戲提升對外界的感知能力。幼兒藉助對特定遊戲器具的接觸,可以感知事物的具體形象,在腦海中構建起事物的具體形象認識,從而完善自己的感知認識。其次重複的動作與口令提升幼兒的記憶力。學前遊戲的正常開展需要既定的參與規則,幼兒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需要記住一定的參與口令與參與規則,加上學前遊戲本身帶有很強的重複性色彩,在不斷重複與再現的過程中提升幼兒的記憶能力。再次學前遊戲的虛擬性為幼兒提供想象的空間。學前遊戲的開展需要藉助虛擬的教學情境得以完成,幼兒在虛擬的教學情境中**想象某些虛擬動作與虛擬道具,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有效的開發與培養。最後幼兒參與遊戲的過程也是思維開發鍛鍊的過程。幼兒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往往帶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需要不斷地思考問題,尋找遊戲的策略等。思維的過程有助於提升幼兒的思維能力,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從而培養起愛思考善思考的好品格。學前遊戲作為學前教育的基礎組成,對於幼兒智力與潛能的開發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價值教育體現。

二、營造快樂的參與氛圍,促進幼兒體能的開發

遊戲是基於幼兒特定的興趣科學設計,不僅能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而且與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相契合。幼兒在快樂的遊戲氛圍中能自覺地鍛鍊身體,提升自身體能。如果在幼兒階段就開展高強度的體育活動與體育鍛煉顯然是不合適的,而遊戲強度適中,處理方式更加柔和,因此在學前教育中得以盛行。從我國學前教育中游戲的開展情況來看,其對幼兒體能的提升性影響最為明顯。一方面幼兒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通過完成“跑、蹦、跳”等一系列動作可以鍛鍊幼兒的身體。遊戲的開展還需要幼兒手,口、眼的綜合參與,有利於提升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幼兒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整個身體各個部分都得到鍛鍊與開發,為後期的課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學前遊戲可以增強幼兒的抵抗力。學前教育中的部分遊戲是在户外開展,這就為幼兒接觸陽光與自然提供了可能,通過在陽光下參與遊戲可以增強幼兒的抵抗力,幫助幼兒有效地對抗各種流行性疾病,這與我國“陽光體育”的理念的不謀而合。好身體是從事後期學習的前提,幼兒學前遊戲實現了教學與鍛鍊的有效結合。最重要的是遊戲本身對幼兒強大的吸引力,幼兒的參與熱情與參與意識更加主動積極。遊戲本身所營造的歡快氣氛是學前教育課堂教學所無法建構的。幼兒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身體機能得到有效提升,隨着機能不斷提升,可以參與到更高層次要求的遊戲中,從而構建了幼兒學前教育的良性循環。

三、尊重幼兒個性發展,促進社會適應能力提升

幼兒特殊的身心發展特徵使得其個性表現十分突出,過於強烈的個性表達需要關懷與呵護的同時更需要健康正確的引導與教育。幼兒學前遊戲既強調對幼兒個性的關注又注重善意的引導,因此其在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中極具價值。幼兒學前遊戲對幼兒個性的呵護恰到好處。遊戲設計的初衷就是讓幼兒展現自己的個性,讓幼兒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將自己的興趣、態度與優勢展現出來,教師通過細心的觀察與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每位幼兒身上獨一無二的個性特徵,針對幼兒獨具個性的特徵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實現幼兒個性與天性的學前開發。學前遊戲對幼兒個性的引導主要表現為對其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幼兒過於強烈的個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社會適應能力,幼兒個性中鮮明的稜角使其很難融入到集體中,從而引發幼兒之間的摩擦與矛盾。教師可以藉助幼兒學前遊戲對這些稜角進行剪裁與處理,讓幼兒在認識到自己個性的同時也增強對社會對集體的認可,通過集體性的遊戲增強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提升集體協調能力。幼兒學前遊戲其實是有目的的為幼兒構建人生的社交網絡,幼兒在接受學前教育之前的主要生活單元是家庭,往往在家人的寵愛中以自我為中心,這種孤立的性格很難融入到集體與社會中,學前遊戲通過集體合作及時糾正了幼兒的自我中心意識,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

四、做好情感的薰陶培養,促進幼兒價值觀的形成

幼兒不僅對事物的認識不夠全面深刻,對情感的把握也不夠具體準確,因此幼兒的情緒帶有很大的波動性,前一分鐘還是嬉笑打鬧後一分鐘就是淚如雨下,這種情緒的失控一方面基於幼兒特定的心理髮展,另一方面與情感薰陶與培養的缺失密切相關。如果説前者需要時間完善,那麼後者則需要遊戲的補充改善。積極做好幼兒情感的薰陶與培養,才能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首先幼兒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小,在生活中往往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受到某些客觀條件的牽制與束縛,這些外在的束縛很容易激發幼兒的緊張與焦慮情緒,幼兒缺乏正確的情緒處理方式,往往造成情緒的突然失控。學前遊戲最顯著的優勢就是可以穩定幼兒的情緒,為幼兒提供情緒抒發的突破口。幼兒積聚在心中的不安情緒在幼兒快樂的遊戲參與中得到發泄,或者是實現了向良性情緒的轉化,在長期的遊戲鍛鍊中幼兒更容易**自己情緒的鬆弛。例如幼兒的厭學情緒就可以藉助遊戲的形式加以改善,幼兒剛從家庭單元中走出,心理情緒難免存在不適應性,通過學前遊戲,進行了家庭與學校的有效銜接,幼兒的情緒得到有效的過渡,從而樹立起對學前教育的正確認識,而不是一味地抗拒。其次遊戲可以增強幼兒對美的感受與體驗,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前遊戲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審美,幼兒參與遊戲的過程其實就是審美的過程,潛移默化地提升幼兒的美感認識與體驗。學前教育通過選取特定的遊戲類型,讓幼兒真實生動地感知自然與社會中的美好事物,輔助以文字的引導與音樂的薰陶,提升幼兒對美好事物的體驗與把握,在長期的美感訓練中幼兒逐漸能區分美醜善惡,從而為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打下基礎。良好的情緒與情感是幼兒參與學前遊戲最直接的體驗與收穫。

結束語:

學前遊戲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其靈活的**方式、先進的開展理念、豐富的遊戲內容等對於幼兒的發展與培養是多方面多層次的,積極做好學前遊戲的設計與開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學前教育的教學水*,促進幼兒的開發與培養,從而實現我國學前教育新時期的飛躍性發展。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六

促進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的教學成果,有效推動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以及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

二、主辦單位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幼兒教師教育委員會

三、協辦單位

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學院(系)

四、活動時間

徵稿截止時間:2013年6月10日

評選揭曉時間:2013年7月30日前

五、評審委員(排名不分先後)

周兢(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華愛華(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霍力巖(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顧榮芳(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劉曉東(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秦金亮(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劉雲豔(西南大學學前教育系)、劉明遠(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鄭健成(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周世華(黑龍江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系)。

六、活動組織

1.評選範圍:全國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2013年應屆畢業生獨立或合作撰寫的畢業論文。

2.論文分組:分設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碩士生、博士生)三個組。

3.論文推薦:大專、本科生參評畢業論文由所在院校(系)集體推薦。推薦數量:大專生控制在本院校(系)當年畢業生總數的15%以內,本科生控制在20%以內。每篇參評論文均應附上兩位具有高級職稱指導教師或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的評語。研究生推薦名額不限,由導師推薦並寫出評語。所有參評論文均一式一份並附上作者本人學生證複印件,於2013年6月10日前(以當地郵戳為準)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號《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編輯室(郵編310012)。參評者同時登錄《幼兒教育》雜誌官方網站“幼兒教育網http://”,根據網站指示註冊並上傳參評論文的電子文檔。

七、評選和獎勵

1.特邀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學科帶頭人組成論文評選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分組評選,按一定比例評出各組優秀論文。

2.由主辦單位頒發獲獎證書。

3.獲獎結果將在2013年9月《幼兒教育·教育科學》雜誌及其官方網站“幼兒教育網http://”上公佈,部分優秀論文將選登在《幼兒教育·教育科學》上。

4.獲獎作者編入“中國幼教招聘網http://高級人才庫”向全國各用人單位重點推薦。

八、重要説明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七

首先,高職畢業生的個人能力有所欠缺。具體來説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知識面不寬,學前教育專業高職畢業生主要是從事學前教育的技能培訓和理論學習,很少有機會涉及到一些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二是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能力不足,學前教育專業高職畢業生很少有機會能夠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在一些大型場合下便顯得較為膽怯。其次,擇業觀念存在着偏差。高職畢業生的擇業觀念偏差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自身對於社會的期望過高,而一旦社會不能滿足自己的期望之後就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二是生活中經常會接收到家庭成員的影響,揹負着家人的期望。再次,高職畢業生缺乏必要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是針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方向所做的自我規劃,能夠對大學生的就業形成更好的指導,高職畢業生在這一方面可以借鑑的資源少,相較於高校在這一方面有所欠缺。

2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心理調適

學前教育專業高職畢業生之所以會產生上述心理問題,主要是由於當前的就業壓力所導致的,來自社會、自身、家庭的壓力使得這些本身就業面就不寬的高職學生在畢業後找工作成了困難,因此,針對其心理調適也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2.1社會上加大對高職學生的重視高職畢業生不僅是個人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在當前環境下,我國的就業政策還不夠完善,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缺乏必要的指導。因此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社會要完善相關方面的基礎設施,構建大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的資助和引導機制,使大學生就業有制度上的保障。同時,樹立正確的、公平的用人機制,摒棄落後的用人理念,要看到高職畢業生優秀的一面,為高職畢業生提供機會,解決就業的問題,從而解決高職畢業生的心理壓力。

2.2加大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力度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校企之間的合作,既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和實習問題,還解決了企業的人才供應問題,可謂是雙贏。在學前教育專業這一領域,我國允許私人辦學,這就使得私人的教育機構可能存在。因此,作為教育人才培養機構的校方應當主動與學前教育企業建立合作關係,使得高職畢業生能夠通過這一途徑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消除其就業心理壓力。

2.3轉變就業觀念許多高職學生存在着傳統的就業觀念,認為自己受到了高等教育,找工作應該以體面的工作為主,學前教育工作是教師殊的一塊,感覺不及一般的中國小教師,因此在就業方面對學前教育的意願不強烈,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期教育專業高職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局面。因此,要解決其就業心理問題,就要轉變這一觀念,樹立工作無高低之分,本質是一樣的觀念,使得高職畢業生形成愛崗敬業的品質,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3結語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篇八

1.1教育研究意識現狀

師範生的科研意識主要指的是他們在主觀上有沒有開展教育研究的願望,包括對教育教學中問題的發現與探究,其主要體現在學生論文的選題上,教育研究類論文的數量,往往體現出該院(系)整體師範生的教育科研意識。但近幾年來,畢業論文質量逐年下滑的同時,在選題上,一邊倒的全是學科專業研究類課題,嚴重缺乏學科教育研究類課題。師範生的教育研究能力、素質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嚴重偏離培養“教育研究型”師範人才的目標。以韓山師範學院生物學系為例,本文對近三屆(2010屆-2012屆)師範類學生畢業論文撰寫的情況作了簡單統計:近三屆的師範類畢業生總共有340人,在論文選題上選取教育研究類的共有25人,佔三屆師範生比例的7.35%。因此,從整體而言,其學生的教育研究意識還是相當薄弱,對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不善於發現與探究,缺乏對教育研究的興趣與願望。

1.2教育研究素質現狀

良好的教育研究素質不但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具有及時發現、科學分析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而且還必須具有收集資料和信息處理的能力、較好的文字表達能力、創新精神等等[5]。但目前很多師範生,缺乏作為一名未來教師所必應具備的教育研究素質。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寫作基本功不夠紮實。表現在有的論文中心論題不突出,論文結構不合理,缺乏基本的邏輯層次,思路不清;遣字造句的能力差;二是,收集和整理各種文獻資料以及信息處理能力不強。具體表現在缺少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造成缺乏第一手資料,沒有寬闊的資料收集來源,且引用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科學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薄弱。

2提高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加強教育研究類論文指導

儘管不少高師院校十分強調要提高師範畢業生的教育研究能力,鼓勵並加強師範畢業生對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撰寫,但是並沒有落實到實處,以致在選題上,一邊倒的全是學科專業研究類課題,嚴重缺乏學科教育研究類課題。其主要原因有:1)學院政策上偏差,每年每位畢業生的畢業論文研究經費只有區區幾十元(有的院系甚至沒有),要對師範生進行科研能力的全方位訓練,的確有點困難;2)傳統的高等師範院校在專業的課程設置與教學上存在着重基礎知識教學、輕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現象;3)在校師範生缺少教學實踐經驗,盲目地進行教學研究,容易出現脱離實際,流於資料堆砌的現象,而進行學科專業類畢業論文,他們都有模可仿,有的甚至做做實驗,收集實驗數據,再將同類例文的數據修改並將其註釋略作改動,即可成為自己的畢業論文;4)在高師院校中,老師缺少面對中學的專業教育研究類課題,大多數的教學改革課題都是針對高校課程,學生參與度不高;5)許多老師帶學生做畢業論文,所給的課題基本都是該教師的專業研究方向,甚至是其所持有研究項目中的子課題,學生所做的研究有利於他們的課題研究,故而大多數老師不願帶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的畢業論文。顯然,傳統的師範生培養模式及培養目標已無法滿足基礎教育對“教育研究型”師範人才的需求,高等師範學院應以培養“教育研究型”教師為目標,及時地調整培養模式,特別是在畢業論文上,應加入、加強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指導,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努力培養學生教育研究的能力及素養,為其從教後的教育教學科研打下良好基礎,更好地為基礎教育服務。

3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實現途徑

針對畢業論文是對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的集中體現,是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的一個重要培養途徑。接下來本文探討如何對畢業論文進行改革,以達到提高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的目的。以生物學系生物科學(師範)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為研究對象,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革:

3.1畢業論文方向內容改革

擴大師範生畢業論文研究方向,加強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在鼓勵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同時,予以一定的要求。對有能力帶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老師做出硬性規定,規定其至少帶4位學生做教育研究類課題,而對每屆師範畢業生硬規定至少要有50%的學生做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有的學生要考研,因此其畢業論文方向可選學科專業類的)。鼓勵師範生積極參與面對中學的教育研究類課題,自主發現問題並作出選題方向,儘可能滿足自身作為一名未來教師的需要。

3.2畢業論文方式方法改革

以往的畢業論文絕大多數是學科專業類論文,因此其論文形式比較單一。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這種單一的畢業論文形式已無法滿足師範生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的要求,因此應拓展畢業論文方式方法。師範生在撰寫畢業期間,應積極地走出實驗室,到教學一線去開展畢業論文,學校為此應該多與中國小合作,建立長久的見習實習聯繫,讓學生能在做畢業論文時,有學校可去、有對象可研究,學生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母校開展研究。鼓勵學生在教育見習和實習中開展畢業論文,實習中或見習的學生就是師範生完成教育研究最好的研究對象(在我們從業之前)。在見習、實習等教學實踐環節中,將課堂所學的教育理論聯繫實際,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以此作為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成果形式也應該多樣化,除了撰寫論文之外,還可以將製作的優秀課件、優秀教案、優秀教具作為畢業論文的成果,但必需附上一定字數的説明。優秀的課件、教案或教具,不僅展示出作品本身的內涵,更是學生對課程深入瞭解與剖析的體現,只有具有較好較強教育研究素質,才能更好地發揮想象,展開思維,製作出新課標改革下適用於面向新時代學生中學課程教學的課件、教案、教具。因此,應鼓勵學生針對中學課程教學,進一步探究新的教學方法,製作相關優秀課件、教案、教具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的成果。對畢業論文成果是課件、教案形式的,應以一定章節的課程量製作。而教具應是以某一知識框架內的所有相關可行可用教具或模型。在質的要求下,對量進行一定要求,有利於學生更好地進行教育研究,而不是給學生逃避進行其他繁難畢業論文提供便利或途徑。

3.3畢業論文考核方式改革

針對畢業論文方式方法的多樣化,畢業論文考核方式也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學生完成初步的畢業論文初稿後,經指導老師審查,再進行相應的修改。而以非論文形式作為成果的畢業論文,也由指導老師審查,以及有經驗的教師或相關人員給予意見後,做出完善和修改。對於學科專業的畢業論文應由學科的資深教授組織團隊進行審核,再給予評價;而教育研究類的論文應由從事教育研究的專業教師進行審核並給予評價。從而確定優秀畢業論文的選取與確立。除此之外,在答辯方面,對每種形式畢業論文的答辯,應由相應資深教授主持並當任答辯審核員,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畢業論文做出審核考察並給予建議和補充,尤其是教育研究類的畢業論文,更應如此,學生可通過老師們所提的問題和所給的建議作進一步的探究,不至於因為畢業論文的完成而停止了對教育研究的進行。

3.4畢業論文管理制度改革

改進傳統的畢業論文管理制度,從院到系再到導師,再由導師到學生,建立“院-系-導師-學生”四者於一體的管理模式,相鄰兩者相互監督,導師應定期對學生畢業論文進行指導和指正,學生應多向導師請教與探討。每篇畢業論文,導師應不低於10次指導次數,做畢業論文期間師生見面不低於10次。學院(系)應對參與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的學生給予經費,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給予發揮,為學生聯繫中學以便開展研究。對教育研究類畢業論文在政策上也應有所傾斜,放寬學生教育研究的方向,提供更多的優秀畢業論文名額和獎勵,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研究,選擇教育研究類課題作為畢業論文,為其成為一名優秀教師作鋪墊。

幼教畢業論文範文 篇九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0A-

0095-01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緊缺,而各級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與現實崗位的幼教教師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難以適應崗位的需要。就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來説,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視音樂、舞蹈、繪畫、手工、普通話等傳統專業技能訓練,忽視了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開放型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二是課程、教法滯後,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重視不夠;三是學前教育專業教育體系與幼兒園管理體制銜接不到位,學前教育專業的教育教學一直沒有走出傳統模式,導致了畢業生一旦進入幼兒園,一下子難以適應崗位要求。

筆者通過走訪、調研多家區、市示範性公辦幼兒園和規模較大的民辦幼兒園,並結合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和教務科工作經歷,擬從以下幾方面談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方向。

一、強化技能訓練,注重實踐教學

為了強化技能訓練,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可根據需要增減教學內容,可增加五大領域教法課的課時,增開幼兒教師口語課,在合理開設文化理論課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專業技能課的教學力度。

例如,我校舞蹈課、器樂課實施分班分組教學,強化專業技能驗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校還制定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技能(基本功)考核方案》,學校根據驗收要求,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工、繪畫、摺紙、視唱、兒歌伴奏、舞蹈、講故事、三筆字等科目進行了技能考核驗收,調動了學生學習專業技能的積極性,促進了專業課的教學。

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在搞好專業技能教育的基礎上,注意擬訂好學期、學年和整個3年時間內系統的見、實習內容和目標要求,使專業知識與專業理論同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保持緊密的聯繫,改變了過去教學與實踐脱節的現象。學校充分發揮地域優勢,與多家區、市直屬公辦示範性幼兒園簽約共建實訓基地,有計劃地組織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到實訓基地進行見習和實習,並完善教學實習方法,為學生配備指導老師。在學生具體帶班時,學生在幼兒園能得到本專業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的共同指導,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學到新知識,吸收新經驗,從而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

二、加強專業理論課,提高學生專業素質

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學到教育幼兒的基本知識,學會教育幼兒的基本方法。為此,學校加強了教學法、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幼兒衞生保健學、幼兒健康教育、幼兒教學心智開發等專業課程的教學力度。其中把教學法教學擺在重要的位置,保證其課時量,並與教育見習、實習緊密結合。

例如,教學法課程教學經常採用模擬幼兒園教學活動進行授課,每堂課的前半部分時間,教師作為幼兒園老師,用兒童語言進行教學,學生扮演幼兒園小朋友,一邊跟着教師表演,一邊學習知識。後半部分時間由學生扮演幼兒園教師並對課程進行評析,明確本次課的成功和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加強了學生領會、掌握幼兒教學方法的能力。

三、適當開設自然學科,提高學生科學素質

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課程一般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具類課程等,這些課程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學生觀察、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處理社會關係以及交流、協作的能力。

事實上,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還承擔着啟迪幼兒心智的責任,必要時要對日常生活中有趣的生物、地理、物理或化學現象做出適當、科學的解釋。為此,教學時應注重教授這些方面的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

四、健全考核評價體系,把好學生質量關

考核評價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考核評價體系包含諸多方面,如文化知識考評、專業理論考評、專業技能考評等。同時,結合學生畢業就業的實際需要,還必須對學生的應用能力作一個評價,從而確定學生的實際水平,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綜合評價。

例如,學前教育專業對畢業生實行了“四證”制度,即學生必須獲得普通話水平二級乙等資格證書(自治區級)、學前教育基本功考核合格證(校級)、學前教育中專畢業證(自治區級)、學前教育教師資格證書(自治區級)才能算是合格的畢業生。這種考核評價機制的健全和完善保證了學生學習的質量,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畢業後能儘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起到了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