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 论文

观大教学论心得体会多篇

栏目: 教学心得体会 / 发布于: / 人气:1.34W

观大教学论心得体会多篇

观大教学论心得体会篇1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改变了我们正常的教学模式,由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变成了隔屏传递信息,这种“线上教学”给我们“0起点”的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种“停课不停学”的模式连续持续了四周之久。现将这段时间的做法反思如下:

一、不要低估学生的“智商”。

在新知的探究过程中,我们教师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一遍遍不厌其烦的重复着,特别是近段的隔屏教学,总是心怀忐忑,感觉学生不在自己的视线内,总怕学生不会,更不敢放手。因为课表给我们只有30分钟的时间,恐怕这30分钟的时间给“浪费了”。

在讲“鸡兔同笼”时,我们五数组老师先听了刘淑萍主任的一节课,她善于把重点、疑点、难点设计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提供展示的舞台,而她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给与高度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我在讲这节课时,也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其中有这样一环节:通过列表法引导让学生去发现‘小汽车减少一辆,摩托车增加一辆,车轮的总数就会减少2个’时,我班学生马一可说:老师,“减少一辆小汽车时,我就用小汽车的辆数乘4得到轮子数跟题中告诉的轮子数相比,比它还大,就说明小汽车还是多,不用再加摩托车的轮子数了”。听到这里,我很是吃惊,真没想到,她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多么聪明的学生,我及时给与高度评价。实践再次证明,不论线下还是线上教学,我们老师都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充分信任学生。你给他一份信任,他真的能还你一份精彩。

二、面对问题,讲究策略

对于“线上授课”,刚开始我发现我班孩子很“乖”,从不打扰您,只做老师忠实的听众,尽管你一再鼓励积极连麦,还是无动于衷。课后我在想,可能是学生不会操作,也可能是学生心理素质不好,恐怕说错,不敢连麦,缺乏勇气和主动性,怎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连麦呢?

在上课前我先给学生聊,我说:“孩子们,我们线上学习和在教室里学习是一样的,不要有所顾忌,回答问题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学习态度,只要你积极主动连麦,老师都给与表扬和点赞,结果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你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你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期待你们的改变。

学生在连麦回答问题时,我有意提醒他们提起头,老师给你拍照做为纪念。下课后,我还把照片传到班级钉钉群和微信群,并附文字说明,表扬他们课堂上积极连麦,还让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经过这样尝试,连麦的学生明显比以前多了。

三、不求更好,只求做好

刚开始我班参与直播的人数不多,往往差十几人,有时差二十人,这事很让我头疼,我也曾在班群里强调过要按时听课,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思来想去,干脆来个“不好意思”+“强制性”,也就是每次直播后,我就查看数据并导出数据,看看是哪些同学没有参与直播,哪些同学参与的时间短,做到心中有数。当不参与直播的人数较多时,我就把他们统计后用红色字体标出截屏发到班群中,让全体学生都知道这次谁没有参与直播。当人数较少时,我就电话联系家长甚至是学生,给他们讲清楚参与直播的重要性,让他们多关注老师发的信息,对孩子要起到提醒监督的作用,每次都这样做,坚持几天,他们就不好意思了,就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特殊情况要特殊对待)。采用这种措施后,参与直播人数明显增多。这正是我们没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的策略,尽量让参与人数最大化。

近段我们虽然很累,但也很充实,正如韩校长说的那样“唯有变化,才能成长”。师生双方正在互动着、改变着、成长着……

观大教学论心得体会篇2

一个忙碌紧张的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学期的工作,忙的时候可以尽情享受。这学期主要承担八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在此,感谢领导在学期中对我的帮助和关心,感谢班主任老师和同事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鼓励。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总结我这学期的工作。

第一,认真付出,踏实做事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教学是这学期工作的重点,所以我这学期的一切工作都是为教学的中心工作服务的。我认真准备每一节课,认真研究新教材的体系和知识结构,思考如何在每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这学期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课件。我努力用flash使每节课的课件动态化,这样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我课后花了很多时间制作课件,有时很累,但当我在课堂上看到课堂气氛因为我的课件而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觉得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种痛苦和疲惫是值得的。我的课件不仅受到学生的喜爱,也得到老师和研究人员以及该地区同行的认可。其实我刚刚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会继续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第二、坚持教学策略,提高课堂质量

这学期我们组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成绩率。这方面我们在小组里讨论过,也听了同行的做法,很有启发。可以说我每节课都很注重这个问题的研究和实施。比如课前提问,有时在大屏幕上提问让学生口头回答,有时让学生拿出小纸条回答。注重分层教学和课堂多媒体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第一节新课结束前5分钟左右复习、巩固和测试本课。尤其是尖子生,课前要提问,巩固练习时也要提问。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中学生和贫困学生。如果有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差生来回答,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我教的班级分普通班和实验班两种,给我的教学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同一个班的同学觉得吃不饱,普通班的同学觉得吃不下,我会从开学第一周的第二节课开始调整。我要为同一个班级准备两套教案。快班的学生注重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普通班的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一般的课,有些同学不爱学习,我就把学习好的同学和学习差的同学配对,尤其是期中期末复习的时候,让学生好的同学监督评估自己配对的搭档,然后我在课堂上做抽查。这种方法非常适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感觉我班的课堂成绩率有所提高。但还是需要继续学习和研究,因为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有时候新课程很多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测试课堂成绩率。

第三,精心组织,提高教学质量

这学期,在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我的老师

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改变知识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选择单元练习,分阶段同步练习。3、听杨老师等地理老师的课,不断学习提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将坚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提高的原则,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观大教学论心得体会篇3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1、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1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2、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3、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国小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观大教学论心得体会篇4

火热七月,经过十多天的物理远程培训,听了专家的建议和一线教师们课堂展示,我的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对国中物理教学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使我充分认识到一些以往没有认识到的东西:

一、对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认识。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国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国中物理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国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国中物理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国中物理课程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等。

二、对课程设置的认识。

1、国中物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部分:在共同必修完物理1和物理2中,学生通过对物体运动规律、相互作用、能量等核心内容及相关实验的深入学习,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做准备。

2、本课程不仅通过选修模块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而且还必修模块中为学生有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

3、完成必修模块后,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选学有关内容。

三、对今后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认识。

1、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中。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要增强学生学好物理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和学会学习的过程。要帮助学生,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2、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实验探究学习目标的完成。

在新课程中,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精神,很多知识内容的教学,要求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进行的。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质量,关注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3、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认识到物理实验是落实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将物理实验与科学探究有效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将传统的菜单式实验改为探究式实验;让信息技术进入到物理实验中,提升实验的水平;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开放的实验室,进一步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4、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改变过去那种仅重视将物理学知识系统地归纳为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的做法,而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挖掘活生生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增强应用科学方法的意识。

5、在课程实施上更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提倡课堂教学形式和社会实践、活动多种方式相结合,以及物理教学内容与生活、科技和社会知识内容的有机整合,以形成学生自主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容。其中一个很重突出的特点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现在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再听老师讲课这样的基础上了,更多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动手实验,才能再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更能应用知识。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体现时代性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精心设计栏目,使教学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既重共性,又突出系列特色,为学生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可操作性注重继承与发展,开发教材辅助资源。

6、在新课程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不再是权威,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会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予的生动局面,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讲座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老师们多是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中能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不再是对于所学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半懂,学习内容比以前宽泛多了,经常能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作业形式也丰富多了,有手工制作、写小论文、社会调查、查找资料、书面作业、实验报告、课余作业等等。活动性作业比书面作业有增多,让学生学习更轻松、更喜欢上学,对学习更有兴趣和积极性。

高中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相应的高中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则为:学习、研究、实践、反思、合作。我们可通过在汲取学生时代的经验的同时,通过远程培训、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参与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来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成长。

通过对远程培训的学习,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物理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物理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

同时,我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理论,重新思考,也得到了很多启发。相信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我将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优秀的物理教师。

观大教学论心得体会篇5

作为一名高一英语老师,我在英语教学上下功夫,认真备课,认真教每一节英语课。现在做如下总结。

第一、注意高三到国中的过渡

经过一个学期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总体水平,及时弥补国中知识的不足。可以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进行系统复习。要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方法是: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英语教学,用英语提问和鼓励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根据大学联考要求,从高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要和学生接触,尽快熟悉。

第二、高中英语教学应始终贯彻交际原则,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游泳者下水。"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核心。语言学家柯莫罗曾经说过,“要学会它,只有通过练习交际活动才能学会交流。”意思就是要学就要练。贯彻交流的原则意味着把教学变成现实。

1、建立“课前五分钟对话”培养课堂交际气氛。我一进教室,老师就说:“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今天天气很好,不是吗?/你今天好吗?”周一上课问:“周末过得好吗?”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导致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些对话情景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兴趣。

2、多鼓励少批评。尤其是那些基础不好的同学。为了让学生更加张口,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注意鼓励语言的使用,不断增强学生参与交流的信心。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引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通过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组织自己知识的能力。此外,自学能力的提高也得益于大量的自主阅读,所以新学期开始时,要求学生有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参考书,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查阅词典。

第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避免未来学习中的两极分化。具体方法是把语言教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堂上,可以结合时事和热点向学生讲述关于政治、历史和社会的新闻和幽默。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比如举办英语角,讲故事,各种比赛。老师应该在课后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和运动。课后,学生还可以听英语广播,看英语新闻,然后去学校交流。

观大教学论心得体会篇6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国小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可在实际教学当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信息反馈,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好备课工作,有的教师在实际授课中的教学方式同教案设计不符合;有的教师虽有详细的教案,却不能根据具体状况做灵活处理,更有一些教师完全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因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国小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备课,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设计,不死板硬套

教师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国小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和创见。人云亦云、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某些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证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课堂的生成变化。

二、细心品读语文教材,通过感悟文本进行备课

语文教学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身,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想达到相应的大纲要求,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相应的文本,因而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先细读语文教材,用心感悟相应文本。阅读教学是一种“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过程。”教师进行备课和教学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走近文本。语文教师必须要对相应的文本进行充分的体验和感悟。要想感动学生,就必须先感动自己,教师应同文本进行对话,认真聆听文本声音,充分调动起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积累,让相应的文本感动自己。

第二,走进文本。教师在对相应文本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理清楚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过程及方法,获得的体验要尽量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第三,走出文本。在教师对文本进行充分的感悟及体验的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现有状况等设计出可以让学生轻松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师只有通过品读语文教材,感悟相应文本,经历相应的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这种备课的历程,才能有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准确的解读。

三、突出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材资源。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感官,才能让他们想学、乐学,才能学有所长。其次是生活资源。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之中。如,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蔬菜市场、水果市场、路牌广告等皆可利用,比比谁识得多,谁识得快;教学写景作文时可先带学生到景点去参观,让他们用眼观察,用心体会,把自己印象深的写下来,这样学生写作就会言之有物,真情流露,克服了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内容空洞、瞎编乱造的毛病。

四、严格执行备课流程,不断反思教学效果

首先是写书案,“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多数语文老师都要求国小生养成这种习惯。那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应该这样。在读教材的过程中,要笔随嘴走,对于一些关键词语,精彩之处,以及文章的一些重点、难点,要及时地做上记号。并把自己对教材重难点内容的理解以及独特的教法等直接写在教材的空白处、株距行宽、页眉页脚,三言两语、点到为止。这样教师的课本可真成为“教本”了,重点内容清晰可见,上课时就可信手拈来,操作方便,不易遗忘或缺漏。这些精笔妙言是教师备课中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反映的是隐性思考中最宝贵的灵感,喷涌的是教师的智慧的源泉。将其定义为“点画批注”也好,定义为“备课于书”也好,其实就是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其次是写教案,隐性思考的过程最后会生成文字性的教案。

为了真正把老师从繁重的“抄备课”中解放出来,学校推行精案与简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进行有效备课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开展深入备课,写出一定数量的精案;其余可写简案。精案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方法引领、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从导课到板书详实有效,各环节清晰,方法得当),课中修正、教学反思等各环节,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修正,突出创新性与个性化。要求教师广泛阅读有关文献和教学参考书,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增删和更新,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适度,有层次性、创新性;板书设计应简洁明确,合理有序。要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案二次修正。

最后是写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总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任何一节课,就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备课工作。相信只要教师用心做,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