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暑期實踐報告四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53W

第一篇:暑期實踐報告範文四

暑期實踐報告四

暑假期間,我到昆明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實習,實習的項目是作為科普試驗班的老師給三十幾個國小生講課,講課期間我感覺學到了很多東西,下面我就介紹一下我這半個月的經歷。我是七月十五號去的,到八月六號結束,期間我一共講了十五節課,講課的內容是電子積木、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天文世界,共四門課程。而我是個文科生,對這幾門課程早已忘的精光,更不用説給別人講了,為了把握這次難得實踐機會,我便一邊自學,一邊講課,雖然是累了一些,但是感覺挺充實,尤其是看到那些天真爛漫的小孩子,瞪着眼睛問我問題的時候,我感覺特別的欣慰,畢竟這也是一份體驗,一種為人師的體驗,也許以後自己並不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回憶起來,也是自己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講課期間,我跟許多孩子的家長交流過,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是多麼強烈,更看到了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那分無私的愛,想起自己在家辛苦忙碌的父母,不禁油然產生一種敬意,在跟家長交流期間,其中一個孩子的母親跟我談了許多,她説把孩子就交給我了,使我很感動,同時也感到了自己責任的重大,自己現在的身份是一名老師,既然為人師,就應該對學生負責,雖然自己現在的身份更確切説還是一名大學生,但早晚也要走向社會,現在學會對自己所做的事勇於負責任,才能對自己幾年之後真正踏出校門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七月十五號下午三點,我第一次蹬上講台,那天是講生物世界,剛走上講台是,望台下掃視一下,那麼多眼睛在看着自己,感覺真有點緊張,事前背好的“台詞”全都忘了,腦子裏一片空白,上家教的時候自己那麼有感覺,為什麼一上大課,自己竟不知所措了呢?這樣跟學生“對峙”了幾分鐘,心想自己既然走到了這個位置,就臨場發揮吧,管不了那麼多了,於是我就清了一下嗓門,開始講課,也不知怎麼的,一講課,彷彿感覺又回到了我身上,也許是沒有什麼思想包袱的緣故吧,那節課結束後,我得到了同學們和聽課老師的熱烈掌聲,試講順利過關,事後我都覺的不可思議,心想自己身上還有不少潛力可以挖掘呢,不禁會心的笑了。

之後的日子,講課慢慢步入正規,再沒有第一次蹬上講台的拘謹,也敢於放開講了,在這短短的十五天裏,認識了不少小朋友及他們的家長,建立了比較真誠的友誼。

最後一節課,開家長會的時候,看到那些國小生天真的臉龐,及家長們滿意的笑容,我感覺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因為我得到了別人的認可,沒有什麼比別人對自己的認可最讓人高興的,我堅信這一點,我也有信心在以後的日子裏做的更好。(完)

第二篇:延安暑期實踐日誌四篇

延安暑期實踐日誌四篇

日誌一:

今天進行了暑期社會實踐的第一天,感受頗深,雖然累了一整天,但是覺得特別直,讓我進一步瞭解了延安精神的內涵。作為一個延安人,以前對延安精神的瞭解真是太少了。

上午,我們隨着大部隊來到了棗園和張思德墓。在棗園,我們參觀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的故居。每位偉人的故居都是簡陋的窯洞,裏邊只有單調的牀和會客的桌椅。看到此情此景,我深深的被震撼了。我原以為雖然那時條件艱苦,但作為領導人,他們的條件應該會好一點,沒想到是如此的簡陋。他們不愧是偉人,個個都以身作則,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延安精神,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後我們又去了張思德墓,在那裏聽一位老爺爺彈三絃講了張思德的故事,我聽得特別認真,特別感動。張思德是為了救他的兵而在煤窯被炸死的,他為人民無私奉獻與犧牲自我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到了下午,我們參觀了延大校史館和楊家嶺革命舊址。延大校史館展示了延大從它的前身三十年代開始到成立至今的不同時期的風采。通過參觀,不僅讓我瞭解了延大的由來及延大師生在艱苦環境下努力奮鬥的歷程,還加深了我對延大及從延大故事中所體現出來的延安精神的熱愛之情。之後我們又去了楊家嶺革命舊址,參觀了七大會址和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偉人的故居。讓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

毛主席在當時有一片自己的菜園,經常自己打理。他用自己種的菜招

待了外國友人。外國友人高度讚揚了毛主席的做法,他們説,從這點

小事上就可以看到中國未來的道路,共產黨必將戰勝國民黨從而解放

全中國。一件小事便可看出當初的人民是看好共產黨,共同擁護共產

黨的。

通過今天的參觀,我對各位偉人身上所凝聚的延安精神有了進一

步的深刻理解,讓我從思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從今以後我一定會

在實際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以自己的行動感

染身邊的人,使延安精神發揚光大。

2014.7.11

日誌二:

今天是實踐活動得到第二天,我們隨着大部隊來到了王家坪革命

舊址和王家坪紀念館。

在王家坪革命舊址,我們參觀了幾位偉人的故居,聽一位教授講

了革命時期的延安狀況。這讓我進一步瞭解了毛澤東在延安時期的事

跡。那時的延安真是欣欣向榮,人民都積極擁護共產黨,為共產黨取

得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羣眾基礎。儘管國民黨當時將延安四面包

圍,斷絕了延安同外界的一切聯繫,但毛澤東仍然沒有懼怕,他帶領

延安人民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三五九旅的南泥灣開荒是其

中最為著名的事蹟。隨後又來到了王家坪紀念館,館內分為兩層,一

層為革命時期王家坪的歷史,二層為展現延安新時期欣欣向榮的景象

的蠟像,它們有序排列組成了一條繁榮的街道。蠟像栩栩如生,走在

這條街道上,我們彷彿置身其中,感受着延安的新氣象。我深深地感

受到共產黨是真正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踏踏實實地為人民做事

情。真是因為共產黨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才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擁護

與愛戴。

下午,我們“紅色飛揚”實踐隊在延安大學進行了“傳承延安精

神,唱響愛國情懷”的簽名活動。在延安大學,同學們看到是在宣傳

延安精神,都積極簽名,用自己的話語表達着對母校的熱愛,對延安

的熱愛,對延安精神的積極擁護,對祖國強烈熱愛之情。真是有着這

一批批擁護延安精神的同胞們,延安精神才能繼續發揚光大。

2014.7.12

日誌三:

帶着對老紅軍和解放軍的崇拜與敬仰,我們“紅色飛揚”實踐隊

同“風之行” 實踐隊來到了八一敬老院。

我們為老人們送上了自己準備的禮物,他們見到我們非常高興,

拉着我們的手講述他們的傳奇故事。他們大都是十六七歲就參加抗戰

或解放戰爭,大大小小的都參加過一些戰役,他們大都參加過延安保

衞戰。他們中有的人負過傷,有的人死裏逃生過,有的人留下了終身

的傷疤。這些傷疤正是他們為祖國作出的貢獻的見證,沒有紅軍們的

這些傷疤,哪來中國共產黨最終的勝利。他們為中國做出的貢獻是永

遠不可磨滅的,正是這些當初平平凡凡的軍人們的汗水與鮮血才換來

了中國的勝利,才換來了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才換來了中國現在的繁

榮與富強。

老人中,最小的也有81歲,最大的是94歲。其中,毛光榮爺爺

已經年屆91歲高齡,思維還特別清楚,他給我們講起革命年代的故

事依然激情澎湃,神采盎然。這些老紅軍和解放軍中,有好幾個人和

我是一個鄉鎮,當他們知道我是他們的老相時特別高興,特別激動。

我也以有這樣的老鄉而感到驕傲與自豪。在與其中的一位老鄉攀談

中,我瞭解到,他曾經與部隊徒步行軍去外省打仗,這讓我深深的震

撼,可想而知當時有多麼艱苦。他們當時受的苦難是我們所不能體會

的。有位老爺爺還給我們看了他腰上留下的子彈傷疤,那傷疤是那麼

明顯,我彷彿能看到當時戰火連天時,他正在浴血奮戰卻突然中彈的

的場面??聽着他們的故事,我心情澎湃,深受感動,讓我深深的體

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老人們的生活非常閒適,按照賓館的標準配備的生活用品,專人

照顧料理的日常生活,專門的活動室、保健室構成了老人們的日常休

閒活動,讓老人們感受到了祖國和人民的關心與温暖。

最後,我們還與老人們合了影,他們囑咐我們要送給他們一些照

片作為留念。當老人們提出這個要求時我其實挺傷感的,我感到了他

們的孤單,只願我們這些小小的行動能夠給他們帶來一絲的安慰。也

祝願這些老人們能夠長壽,能夠安度晚年。

2014.7.13

日誌四:

今天是暑期社會實踐的最後一天,內容主要是總結工作。

上午,我們“紅色飛揚”實踐隊去延安大學校園裏作了有關延

安精神的調查問卷。同學們都積極踴躍參加調查,認真填寫調查問卷,並詢問一些有關延安精神的內容。因為我們之前對其有過一定的學習

和了解,而且通過這幾天的實踐,都對其有了深刻的認識。所以我們

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作了詳細的解釋,他們相當滿意,並對我們的實

踐予以了肯定和讚揚。

下午,我們對前幾天和今天的調查問卷做了彙總。我們的調查

問卷主要是在參觀和遊覽途中完成的,所以調查範圍相當廣泛,包括

來自祖國各地的遊客,也包括革命聖地的老區人民;包括工薪階層,

包括學生羣體,也包括農民朋友。在他們做調查問卷的過程中,我們

也與他們進行了交談,從他們的口中,使我們對延安精神有了進一步

的新的認識。其中有一位來自北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給我們上了一

課。他給我們講了許多革命時期能夠體現延安精神的故事,這些故事

都是我們從來沒有聽説過的。從這些故事中,我再一次體會到了中國

共產黨為什麼能夠取得革命的勝利。正是因為他們一切以人民利益為

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即使在艱苦的條件下也從不退縮,帶領老

區人民與日本侵略者及國民黨作鬥爭,最後光榮的取得了革命的勝

利,逐步使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現在我真正地深刻理解了我

們從小就在説就在唱的一句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另外,

我還想加上一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的延安。

2014.7.14

第三篇:暑期社會實踐心得四篇

春雨潤物細無聲

——記百步亭社區志願者實踐活動

2014年的暑假,我參加了由7位同學組成的社會實踐活動,目的地是武漢百步亭社區,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們都知道這所社區以它温暖千家萬户的志願精神而出名,大家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躍躍欲試,而我,更是緊張興奮異常,因為我將作為這支團隊的隊長,領導隊員們做好實踐活動。

好在我們一行七個人,六女一男,大家都是平時一起上課生活的同學,有的更是從熟識已久的好朋友,協調起來就省去很多麻煩,幾乎能做到“一呼百應”。而在整個活動中,總是充滿了歡笑聲,武漢夏天的炎熱,志願工作的辛苦,都在談笑間度過,轉眼間就到了我們活動的末尾,我這個一隊之長心裏沉甸甸的。不禁有點捨不得一起幹活的兄弟姐妹們,而更多的分量這來自對百步亭社區裏無處不在的如春雨般浸潤人心的志願精神,人文關懷。

在短短的一週時間裏,我們見到了社區裏的很多人,他們都是平凡人,過着普通的生活,他們卻都是有故事的人,每個人的身後都有一段關於幫助,關於感恩的故事。第一天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就曾經介紹社區的人都將自覺幫助人當成是一種生活的樂趣。在接下來工作的幾天,我便深切地體會到了這點。不論是男女老少,只要力所能及,都很熱心幫助別人。最令我感動的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胡奶奶。有一天,她發現獨居老人楊奶奶沒有晨練,急忙過來社區中心報告,而當我們一起去看望時,發現楊奶奶病在家中。把老人送去醫院後,她還時不時地去看望她,當我們在採訪社區居住者時,一提起她,大家都像打開了話簍子,説她做好事已經不是一兩次了,,在照顧半身不遂的丈夫和年逾九旬的老母的同時,她還將自己所有空餘時間騰出來,幫助社區裏其他需要關心的老人。而她自己卻謙遜地説:“幫助別人的同時,我自己也感到幸福!”

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就是這樣樸實無華的精神打動了我,社區裏的每個人都以真誠的微笑面對其他人,用温暖的雙手扶助他人,用堅定的信念讓志願精神如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勢。看到這一切,我和隊員們都感慨萬千,有的還笑稱以後一定要在百步亭社區買房子,這裏空氣好,環境好,人也好。百步亭建還有數以百計的亭子,社區以亭為“基地”,建起歌友會、棋友會、舞迷會、合唱隊等團體。平時時不時地可以看見居民們在亭子那邊談談唱唱,十分歡樂。在水泥鋼鑄的現代城市裏,鄰里之間的情誼的消散似乎是理所當然,而在這裏,確是一派和樂融融的氣象。

踏進百步亭,就彷彿踏進温暖的春天,住在百步亭,就可以感受到無私的幫助,就如春雨,潤物於細無聲之間,讓人如痴如醉。

百步亭實踐感想

江城何處最宜居?温馨家園百步亭。當我踏進這片社區,就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而當我走出這片社區,結束這次實踐活動的時候,內心卻澎湃起伏。先將我的感想一一記錄下來。

令人難以置信的安寧。居民入住十年來,沒有一户居民家中被盜、沒有一輛自行車被偷、沒有一起刑事案件、沒有一起交通事故、沒有一樁大的鄰里糾紛、沒有一個越級上訪、沒有一起黃賭毒、沒有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沒有一起火災。這些個"沒有",不是出現在幾百户居民的里弄,而是出現在上萬户居民的大型社

區,簡直使人難以相信。有的老太太説,有時上街買菜忘記鎖門,家裏從未丟過東西。多年來"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憧憬,在這裏已成為活生生的現實。

讓人羨慕不已的整潔。走進這個杜區,到處都是草坪、樹木、花卉,彷彿進入一個花園。從扶拐行走的老人到蹣跚學步的孩童,都珍惜社區的一草一木,自覺地維護整潔的環境。瓜子殼會放在塑料袋裏,煙頭會丟在垃圾箱中。滿樹香柚看民風,社區300多棵柚子樹掛果的時候,金黃的柚子果惹人饞,卻沒有一人去採摘。在這個社區,維護整潔已成為居民的良好習慣。社區組織800多名居民到風景區旅遊,在野外用餐,餐畢沒留下一片紙屑。

使人留連忘返的温馨。這個社區的居民,從事的崗位不同,生活水平不同,大家互相關心,親密無間。一家有困難,大家伸出援助之手。而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也十分完善,從就業到醫療保健,從文化教育到家庭生活,從婚姻介紹、婚禮操辦、小孩接生、幼兒教育到養老百年等24小時都提供周到的服務。在我們實踐的地方就設有熱線電話和信訪中心,而在這期間我們還幫助接待了幾次居民信訪,領導指示每件事都應該做到小事不過夜,大事不過天,件件有記錄,事事有迴音。老百姓的吃喝拉撒睡都管到了。

這裏曾是一片乏人問津的爛泥塘。12年前,當施工機械隆隆開進時,誰也不會想到,日後這裏會享譽全國。這裏是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一個用事實詮釋“和諧”的地方。

探索使我們成長

——暑期實踐感想

一次不論成功與否的探索都是一次進步。所謂重在參與,也就是這個意思。今年暑期我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對我而言意義重大,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正式的參加社會活動,我終於能為這社會做點事了。也是一次鍛鍊我與人交流的機會。

在出發前,我們團隊的隊員聚在了一起,彼此交流溝通了很多,關於活動的組織,任務的安排,人人都根據自己的特長分配到了任務,做到了有的放矢,大家都對活動充滿了憧憬,認為安排計劃好了一切便能順利完成任務。但是事實卻給我們潑了冷水:找不到人做調查;別人不肯接受我們的訪談;我們活動的意圖被別人誤解等。而最不堪忍受的是武漢的天氣,有時我們必須頂着烈日,在夏日三十七八度的天氣下挨家挨户的做訪談,幫助社區成員搬運東西等等,一天下來,累得只想倒頭就睡。雖然汗流滿面,肌肉痙攣,但這卻使我們的意志更加堅定,克服困難的決心更加強烈。

所幸的是,“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羣體智慧在我們團隊裏發揮得淋

漓盡致,每天我們團隊都會坐下來總結一天的成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大家做了重新分工,讓能説會道的馬隊率領一隊成員做採訪工作,讓踏實肯幹的寇徹同學、彭斯羽同學去發調查問卷,而我做採訪總結,無論多麼疲倦,都要將微笑掛在臉上,並將社區的志願者精神發揮出來,充分利用我們年輕有力氣的優勢。這樣一來,問題一個一個地迎刃而解了。我不敢説做得十全十美,但是我們成功了。這一切都要感謝我的隊友。因為有他們,所以大家才能改變,才能克服,才能勇往直前。隊友們,辛苦了!

一條蚯蚓,上食埃土,下飲黃泉,源於它鍥而不捨的挖掘,一隻大鵬,縱跨五嶽,恆絕江河,源於它矢志不渝的飛翔:一條山路,崎嶇險惡,荊棘密佈,用於攀的人終究會登上頂峯……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毅力,在於堅持。這次實踐使我們每個人都得到成長,使我們更瞭解現實社會,增長我們適應社會和人際交往的能力,增加閲歷和社會經驗,變得更成熟了。作為一名大三的學生,這一次的成長將是受益匪淺的。

以人為本使社會更和諧

——暑期社會實踐之我見

在百步亭社區門口,有一座預報天氣的燈標。晴天綠燈,雨天紅燈,陰天黃燈,給上班出行的居民提個醒。這個小小便民的舉措,來自一位著名社會學家的建議。而這種人性化的服務在社區裏隨處可見。這讓我想起了不僅是這個社區,而是整個社會都應該堅持的原則,以人為本。

我從在活動之前的調查中直達百步亭的開發商,百步亭集團讓利1億多元,在黃金地段建成佔地4萬平方米的中心廣場,給居民提供一個休閒的好去處。6萬平方米的百步亭遊園和1萬平方米的集中綠地,令居民和外來者流連忘返。而物業公司則更以服務居民為宗旨,不以盈利為目的。百步亭社區每平方米物業費僅為0.3元至0.45元,居民卻享受到全天候、全方位、全過程的服務。而我們親身體驗到的是社區服務中心不但開設熱線電話,晝夜有人掛牌值班,而且如果居民打個電話,就有人上門服務。出門忘帶鑰匙、半夜狗叫擾民等各類事項,服務中心都及時上門幫助解決。

光從這些數據我們便能感知到處處都有“人”的影子。以人為本已經成為這個社區所遵循的行事準則。在百步亭,居民參加社區自治管理,不僅有發言權,還有決策權。在社區裏,所有的社區工作者都要在年終向居民作述職報告。甚至政府部門派駐社區的公務員也都要定期向居民作述職報告。這些社區工作者和公務員合格不合格,全由居民説了算。我們實習期間就有幸參加過一次居民選舉“關愛小組”成員的會議。每個居民均有權力決定候選人的去留。如此民主,如此注重居民的想法和意見,使得那些文明品牌“關愛小組”, “李小海志願服務隊”、“温馨姐妹”、“陽光姐妹”、“和諧傳播小組”、“愛心傳遞小組”、“家家親門棟”、“鄰里情門棟”等等的成員都來自羣眾,由羣眾自己選擇。真是讓人心服口服。

在越來越發達的城市建築中,到處都是鋼筋水泥混凝土,到處是一種冷冰冰的突兀感覺。人們越來越機械地生活,都似乎忘記自己也是個活生生的人,而要改變這一切,最重要的莫

過於以人為本,就如文藝復興時期提倡“人”的能力,在現代生活中,只有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但能最大程度地激發人的潛能,而且還讓社會更和諧。

第四篇:暑期實踐實踐報告

大學的時光已走過了三分之二,即將步入大三的自己,對於未來的工作規劃,人生道路的選擇還沒有清晰的思路,想到畢業後的工作問題,心裏好像壓了一塊沉重的石頭,隨着日子一天天的流去,心裏關於未來的迷茫與焦慮也一天天的擴大。後來有人告訴我説只有瞭解自身,認清社會,感受工作,發現自我,才能更清楚的認識未來的道路,作出最好最正確的選擇。於是,我決定走出校園,與社會做真正的接觸與瞭解,利用假期空擋在社會中嘗試學習和社會實踐,更好的學習和磨練自己。

我知道大學裏除了學習書本知識,參加社會實踐更加重要。我們都應該清醒得認識到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並不是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並不能真正的適應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我希望自己能在這次社會實踐中培養獨立思考、獨立工作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自己以後走入社會做好基礎與心理準備。而作為一名還未走出校園的學生,我深知自己要學的東西有很多很多,對即將踏入的工作崗位又有着太多的陌生和神祕,在這種矛盾心理的促使下,我滿懷着信心和期待去迎接它。

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我明白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其他人學習,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在一些機緣下我進入了徐州聖恆建材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暑期實踐和學習。在還沒進去之前,我的心裏非常緊張還有隱隱的興奮,在害怕不能做好這份工作不能與公司裏其他同事和睦相處的同時,又有想要證明自己獲得別人肯定的願望。

我擔任的是文員一職,平時在工作只是接接電話,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接收各部門文件、複印後分發給各相關人員,本部門一些文件的傳送、追蹤、回收、整理、歸檔、保存、銷燬等,部門人員所需求的表單製作、打印,協助上司工作,如整理領導幹部工作台面,幫助他們處理一些瑣碎、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於是新手,剛開始做得並不完善,再加上做的都是很瑣碎的事情,心情有一段時間很低落,有對工作的厭倦也有對自我的懷疑和否定。後來在公司裏一些前輩的悉心指導下慢慢的能夠自己很好的完成每天的工作,也是通過他們我認識到,不管是再簡單的工作,既然在這個崗位上就應該認真負責的去做,不管怎樣都應該帶着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不能僅僅因為一點小事情就灰心喪氣否定自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學校到社會的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領導,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在這巨大的轉變中,有時候彷徨,迷茫,無法馬上適應新的環境。雖然這也給我帶來了一些困擾和壓力,但我明白這些都是我不久後就要面對的問題和挑戰,畢竟在工作中的人事關係是非常重要的,有時甚至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成功和驚喜。所以這些問題是不能逃避和假裝不存在的,從現在開始我就要一點一點去克服去適應去學習。每次見到公司裏其他同事我都會很真誠的微笑,見到前輩們也會很謙遜的和他們打招呼,會很積極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幫助別人,在工作上也積極樂觀的去做每一項任務,雖然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雖然我做的還很不夠,但跨出了第一步我就很開心,很多事情總是第一步難的,有了第一步,接下來就會有勇氣走完所有的路。雖然只能和這些同事們相處一個月,但我心裏還是有一些希望自己能在這裏創造一些美好的回憶,後來與同事們的和睦愉快的相處讓我很開心的發現自己的願望實現了。 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這次的實踐,我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到了800元。雖然錢不是很多但是心裏的那份喜悦卻是無法形容的。因為那是自己努力得到的成功,是對自己付出的心血的肯定。在這次實踐中做了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公司的老闆也對我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在這次實踐中,有很多收穫,但是我也發現了自己有很多的不足。我一直認為自己做事一向很認真,但是這次我發現,工作講究的還有效率,專時專用,需要特別的認真和用心,抓緊一切的時間完成自己的工作,當日事當日畢。遇到困難要沉着,不能着急。想到已經是大學生了,遇到的事情需要自己去解決,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因此在平時遇到困難時更需要鍛鍊自己的心態,告訴自己不要着急,冷靜,沉着,不能慌亂。

在一次機會下看到了公司裏其他工人的工作情況,當時心裏有震驚有欽佩有羞愧有思考,看到他們滄桑的臉上揮流的汗水,沉重的工作,並不那麼好的工作環境,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生活劃過的清晰的痕跡,但卻找不到一點潦倒萎靡的生活態度,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很積極樂觀的生活氣息,看到我們會很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那種質樸真實很能感染我。

我突然感覺很羞愧,在我身上並沒有他們那樣的生活壓力與難題,我所生活的世界比起他們來説太過簡單幸福,但就是這樣的世界卻總是遭到我的抱怨,遇到一些小困難就會灰心,就會覺得自己不行,很差勁。現在想起來卻總覺羞愧,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幸福才會讓我不知道珍惜,如果我也經歷了許多,也像他們一樣嚐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許我就不會那麼懂得抱怨,會懷着一顆平常的心去面對許多困境。畢竟,比起現在所經歷的,以後的人生還有很長很長,會遇到數不清的比現在更難面對的事情。所以,我更應該從現在起就學會怎樣面對生活怎樣、擺脱困境、怎樣自我調節。後來有一天我突然覺得,在這次實踐中,我收穫最大的不是做了這樣一份工作,不是賺了幾百塊錢,而是學到了一種新的面對生活困境的心態,這樣的思想上的轉變,對我來説,更有意義。

雖然這次實習的時間不是很長,但我確實從一個學生開始慢慢的轉變,思想上也是。感謝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們,他們給我留下的都是友好和真誠的回憶。我們在老師那裏或書本上學到過很多精彩的知識,經過這個暑假我才明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走入社會後能夠從容面對各種問題,我們所要學習的事情還有太多了,也許親臨其境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在實踐的這個月期間,我學會了很多,不僅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更從心理上達到了以前沒有的平靜與動力。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己走向工作崗位之路做準備。“學無止境”,這個夏天讓我明白很多以前看不清的問題,近一個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如果我希望以後的人生能夠走得順暢,面對困難時我能夠從容面對,我所要做的我所要學習的還有太多太多。不管怎樣,這一個月,於我而言有很大的收穫。即將走上社會,我必須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任。年輕是資本,但不是肆意揮霍的本錢。頭腦中擁有主動學習,謹慎思考的態度,保持一直前進的步調,因為未來需要自己去拼搏。我想,讓這個月成為一段人生的起點,從現在開始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為了自己的夢想去拼搏,期待收穫一段精彩的人生。

第五篇:社會實踐報告

對桂西北中專醫療衞生教育的一點調查和思考

在大學的門檻不再遙不可攀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懷着夢想與希望奔赴大學聯考的戰場,朝着自己心中的大學進軍。中專,成了一個漸漸被人們淡忘的詞語。然而在大山深處,一所中等職業衞生學校歷經起伏,至今仍生機勃勃,為山區的醫療衞生教育發光發熱。她就是河池市衞生學校。

河池市衞生學校概況

河池市衞生學校創建於1958年,她的誕生填補了桂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醫學教育的空白。歷經50多個春秋,河池衞校作為桂西北“白衣天使”的搖籃,為社會輸送了近萬名畢業生,他們遍佈八桂大地,為各族人民衞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從建校伊始只有正式教職工3人,到走過十年動亂的風雨,從恢復大學聯考後的人才培養,到學校各項工作有聲有色,尤其是近十年來,受到新形勢的衝擊,學校的發展之路可謂荊棘遍佈。

新千年之初的成績

1998年,成人中專招生全部放開。利好政策下,河池衞校不懈努力,新千年之初在建設學校方面取得了優良的成績。從一些照片資料中可以看出,學校在建設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校園面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一、加大投入,新建、整修校園基礎設施

新建一棟六層的教學樓,與此同時,對原有的實驗室進行了全面的整修。至此,全校共有30間教室、3間電腦室、4間多媒體教室、1間語音室、30間實驗室。男、女生宿舍均為標準化的公寓式宿舍。新建籃球場一個,排球場3個。

二、大力增添現代化教學設備

學校新增便攜式投影儀、監護器、x光機、b超機、心電圖機、多功能手術牀、人工呼吸機、麻醉機、洗胃機、心肺聽診模型、肝脾觸診模型、心肺復甦模擬人、多普勒胎心儀、藍光治儀、產科模型、多功能護理人等。

三、獲得多項榮譽

2014年獲全區“辦學基本條件良好學校”“河池地區五四紅旗團委”“河池市花園式單位”,2014年獲“河池地區先進黨總支”“河池地區支教先進單位”“河池市無毒小區”,連續多年獲“河池市文明單位”,2014年獲“廣西五四紅旗團委”。2014年,河池衞校順利通過教育廳專家組評估審核,被確定為“自治區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幾年來,有38所學校或單位來校參觀學習。

中專教育面臨重重困難

正當河池衞校謀求進一步發展的時候,招生就業大方向的轉變,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一、高校連年擴招

教育部政策的轉變使得高校連年擴招,隨之而來的是高中的大幅擴招,大部分國中畢業生湧入高中,使得中專類學校的生源大量流失。

二、用人單位標準提高提高

鄉鎮衞生院經營不景氣,用人標準提高(上級衞生部門下文要求,從2014年起,在鄉鎮衞生院工作的醫療人員必須達到專科以上學歷);區衞生廳對中等衞校的專業設置進行調整,停止醫學類學生的招生。

三、就業政策的轉變

對中專畢業生不再實行“畢業包分配”政策,畢業後的工作不能得到保證。

這些因素使得當年招生嚴重滑波,2014年秋入學新生僅有370多人,不及上年的一半。“政策變了,我們都措手不及,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去應對”。陸校長坦言。

四、經費枯竭,教職工資源流失

因“非典”疫情暴發,按市政府要求,河池衞校給新建的市傳染病醫院(作為河池衞校附屬醫院)投資712萬元。這時,學校經費枯竭了,上級規定發給教職工的西部開發補助費、生活補貼停發了,甚至不得不向農行貨款300萬元來支付學校的一些正常開支。這突如其來的危機,給教職工帶來極大的震動,一些優秀的教師也因此調離學校。

主動出擊譜寫新的篇章

面臨困境,河池衞校沒有甘陷桎梏,而是迎難而上,主動出擊,順應形勢的發展,努力走出文化教育體制改革帶來的陣痛。一方面,學校確立了新的辦學理念和辦學層次;另一方面,學校積極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轉變學生就業觀念,以適應崗位的需求。

一、辦學理念上,學校堅持兩個並重: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並重

作為河池衞校的“招牌”,護理專業已經有近50年曆史,教學成果優良,有較好的社會口碑。據護理教研室主任何老師介紹,近幾屆河池衞校護理專業學生參加全區中等衞校畢業理論統考,都取得了前五名的好成績;執業護士資格考試通過率約60%,大大超過全區通過率;在全區護理技能比賽中,河池衞校的學生也屢獲團體獎。

同時,河池衞校積極與廣西醫科大學、廣西中醫學院等高等院校合作開辦承認大專教育,致力於提升學生的學歷,使學生在社會上能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

二、辦學層次上,學校逐步發展出三種辦學層次:

1、普通中專層次。

2、成人大專層次(與廣西醫科大學、廣西中醫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聯辦) 到2014年底,開辦護理專業業餘大專班14個班,學生940人。辦臨牀大專班17個班,學生2241人。

3、“3+2”大專生(中專三年,後讀兩年大專)2014年,學校首次與廣西中醫學院聯辦普通中專成人大專連續脱產班,即大專護理1班、大專中醫1班,學生80人。

三、拓寬就業渠道,轉變就業觀念,打破招生就業困局

2014年初,學校招生就業辦成立,由當時的李副校長率領,主動到廣東、福建等地區幫助畢業生聯繫就業崗位。

每年春夏之交開一次雙選會,每次雙選會都有幾十個單位到校錄用畢業生。努力做到學生當年畢業當年就業。

定期舉行就業講座,幫助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每學年新生入學、學生畢業前夕,學校領導、學生科領導都親自作就業專題講座,分析就業形勢,介紹用人單位概況,選用人才標準與條件,預測來年就業趨勢,鼓勵學生多種職業選擇,勇於展示自我才華,確定“立足本地、面向全區、幅射沿海發達地區”的就業思路,拓寬就業渠道,

通過幾年的努力,河池衞校的就業網絡已經遍及河池市城鄉,並延伸到廣東番禹、東莞等城市,畢業生可進入各級醫院、保健中心、衞生服務站、醫藥商店和門診工作,連續數年畢業生就業率均接近90%。

就業渠道疏通後,招生困局被打破,河池衞校這所中專學校,重新煥發生機。從2014年至今,招生人數連年增加,2014年招到700人,2014年823人,2014年1120人(含鄉村醫生班),2014年932人。大專本科函授15個班,學生467人。共開設護理、高中護理、助產、衞保、藥劑、影像、鄉醫七個專業。

國家政策引導下發展

隨着擴招熱逐漸過去,國家加大了對中職類學校的引導和扶植。2014年,國務院通過

了《國務院關於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按照《意見》精神,中等職業學校助學金每生每年的標準為1500元,國家資助兩年,加起來就是3000元;而且對於中等職業教育而言,資助的對象不僅僅是狹義上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而是所有全日制在校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帶有普惠性,也就是説,90%的中職學生,包括所有來自農村的中職學生和所有城市困難家庭的中職學生,都能獲得國家助學金。這是一個重大舉措,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就學、生活狀況,確保所有想上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包括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接受職業教育。

這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是加快發展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的制度設計,對於我國教育事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對於促進教育公平、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抓住這個機遇,河池衞校狠抓自身建設,努力謀求發展。據瞭解,河池市每年護士需求達七八百人。作為中專,河池衞校穩步擴大招生,為桂西北山區衞生系統培養大量基礎人才。同時,河池衞校繼續與廣西醫科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開辦成人大專、本科教育,對已經工作的鄉鎮衞生系統人員進行進一步培訓。由於桂西北山區衞生系統很不發達,大山深處更是缺醫少藥,鄉鎮衞生系統相當一部分從業人員並不具備足夠的學歷,有的甚至沒有達到中專學歷卻已從業數年,因而成人教育影響十分深遠。

作為桂西北唯一的衞生類學校,河池衞校為改變桂西北的醫療狀況、推進新農村建設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發展之路不平坦,奮鬥中彰顯河池衞校人的精神——嚴謹治學,規範管理;團結拼搏,勵精圖治;自強不息,開拓創新。

展望未來,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河池衞校人正朝着升格為河池市高等衞生職業技術學院的目標,邁出堅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