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08K

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物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2015年5月13—14日,我有幸在岱嶽區實驗中學聆聽了齊魯名師、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優秀教師王玉斌所做的物理思想教學報告。通過學習,我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報告共分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道德物理課堂的特點;第二部分,關注生命成長,如何構建物理道德課堂;第三部分,在構建道德課堂方面今後邁進的方向——讓學生感受物理之美。

第一、何為道德的物理課堂?

王玉斌講:“道德課堂”是在新課程理念引領下的一種高品質課堂形態,具體而言,它要求課堂要“合乎道,至於德”,以“合乎‘道’的途徑,至於‘德’之目標”。所謂“道”,即規律,也即教育教學規律、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所謂“德”,即生態,即圍繞實現師生共同發展,實現國家人才培養目標而建構的課堂生態。

王玉斌所主張的“物理道德課堂”具有以下特點:它是以學生為主體,呈現愉悦、探究、創造、審美的學習生態的課堂,是能夠很好地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的課堂,是一種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課堂,是教師授業和學生解惑的共同家園,是教學相長的肥沃土壤。也就是説,他所主張的物理道德課堂的核心關鍵詞是:愉悦、探究、創造、審美。

第二部分:關注生命成長,如何構建物理道德課堂

王玉斌共分三個方面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闡述。

(一)讓學生體驗學習愉悦

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愉悦。在構建愉悦的課堂,他一直是向着民主的課堂,充滿讚賞、幽默的、自主與合作、分層施教,多元評價的,讓學生在課堂上受到馬斯洛所説的自我尊重的層次邁進。在王玉斌所構建的愉悦的道德物理課堂,還特別重視和構建如下幾種課堂:

1、愉悦的課堂,首先應當是“安全”的課堂

一提到“安全” 的 課堂,我們更多的老師可能考慮的是學生的人身安全,而王玉斌心目中“安全” 的課堂,更多的指向學生在課堂上心理是否安全,學生在課堂中焦慮、緊張、恐懼、孤獨、自卑,不敢實話實説闡述自己的觀點,不敢或者不願舉手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課堂缺乏和諧愉悦的“安全感”造成的。

王玉斌列舉了一位年輕物理教師課堂上的遠離“安全”的一幕。那節課這位年輕教師激情高漲,魅力四射,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顯著。應當説這麼年輕的教師,將課上到這種程度已是難能可貴,可是這位教師在課堂之中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提問細節卻偏離了課堂以人為本的教育初衷。這位教師課堂上提問了一位學習較差的學生,結果這位學生站起來將問題回答的磕磕巴巴,南轅北轍,教師非常不高興地對學生説“你怎麼學的,課後到辦公室”。這位年輕教師的這番話,使得這位學生此後無法再凝神靜氣地聽課,可以説在老師讓其坐下後,內心一直惴惴不安,心神不寧,該生之後始終處身於缺乏安全環境中聽課,聽課的效果可想而知。由此想到在我們通常的教室裏充斥着多少“害怕”,讓“安全”悄然流逝。老師害怕:怕丟臉,怕不受愛戴,怕説話沒人聽,怕場面失控……然而學生更害怕:怕捱罵,怕被羞辱,怕在同學面前出醜,怕被同學欺負,怕成績不好,怕面對老師的盛怒……這眾多的“害怕”,讓我們的課堂還有多少安全感可言,沒有安全的課堂,何來愉悦可言?

2、愉悦的課堂,應當是關愛學生個體差異,走進學生心靈的課堂

俗話説: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作為一個個生動的個體,我們的學生相互之間也存在先天的差異,這是無法迴避的現實,尤其是那些在生理上、學習上、品德以及行為等方面落後或者偏差的學生。作為老師的我們,更應以百倍的熱情去親近他們、呵護他們、鼓勵他們,時時關愛他們,用愛點燃他們的心靈之燈,使其幸福成長,而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教師眼中必須要有他們的存在。講到此,王玉斌向我們提起了自己一節預設生成“失敗”的道德課堂。2010年9月4日,王玉斌剛剛接手畢業年級一個班,當他的目光定格在一個桌面上沒有任何試卷和文具的學生身上時,好奇心驅使他來到這個學生旁邊。他用温和的口氣問學生為什麼不將試卷拿出來?這個學生卻滿不在乎地説“我的試卷早找不着了”。一向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他,聽到這番話後,二話沒説重新回到辦公室,邊向班主任瞭解這個學生的情況邊給這位學生找一份試卷,在找試卷的同時,班主任和其他任課教師就像連珠炮似的向他數落着該學生不完成作業、上課根本不聽講的種種陋習。重新回到班級,當他將試卷遞給他時,學生的眼睛定格在吃驚的一愣,瞬間閃現出了一絲的感激,之後這個學生遲疑了一下,快速站了起來和其他學生借了一支鉛筆。看到學生的這一舉動,讓王玉斌看到了該生仍有學習的希望,讓他瞬間有了這節課一定要讓其重拾學習信心的念頭。本來已經預設講課的他,臨時改變了主意,讓全班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訂正試卷。在其他學生忙於訂正試卷的同時,他又來到該學生的身旁,輕輕地問他為什麼不做試卷,該生看了他一眼,低下頭輕輕地説“老師,反正我的物理根本就一點也不會,做與不做沒有什麼區別,你就別管我了”。王玉斌拍着該生的肩膀説“其實物理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學,物理是與我們生活聯繫最為密切的一門學科,好多問題你想想生活中碰到的現象,進行有效遷移就可以解決,你看這道練習題説的是固體融化是吸熱還是放熱的問題,你只要想想一塊冰放到你的手裏的感覺不就解決了嗎?”在他的啟發之下,不知不覺這個學生竟然自行解決了整張試卷四分之一的習題,該生眼中也開始洋溢出高興與自信的感激,緊接着王玉斌開始了這節課的習題矯正,他首先讓該生將他會的四分之一的習題給全體同學予以講解,當該生一口氣將有關的習題答案及原因表述完後,全班同學不約而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也許是這久違的掌聲來得太突然的原因吧,該生竟然激動得淚眼婆娑,不由自主地向全班同學深深地鞠了一躬。在之後的時間內,他經常利用課下和該生促膝而談一些人生的設想及做人的原則,並聯合其他老師在課上時時關注其學習的情況,及時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揚他的進步,時間不長,該生竟然在我的物理課堂及其他老師的課堂之上逐漸找回了學習的自信與感覺。時間雖然過去了三年多,那節課雖然按照我事先的預設只完成了一半的教學任務,但該生在他引領下重拾自信的情景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裏,讓他有一種課堂預設“失敗”卻成就了一堂道德人文課的美好感覺。

接着,王玉斌又講了“一件特別珍貴的白色襯衫”的故事。這又是他關愛學生的生動體現。與會者聽後,無不為王老師的摯愛所感動,同時,也切實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職業幸福!這裏就不再表述。

3、愉悦的課堂,應當是學生不斷質疑的課堂

“學起于思,思起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源泉和動力。道德課堂應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或者小組合作產生質疑,以疑問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增加主動探究的強烈慾望,獲取新知,增長能力。王玉斌向我們介紹了正在嘗試進行的“三案五疑八環節”(簡稱“358”)的課堂教學改革,就是充分利用學生質疑的支點,使學生通過預習導案產生個性質疑,小組合作嘗試解決個性質疑,各小組無法解決的質疑在黑板上予以聚疑,聚合的質疑學生釋疑,學生不能解決的質疑教師出手釋疑。真正實現讓學生從無疑到生疑,生疑到析疑,析疑到釋疑的腦力激盪過程。

(二)讓學生體驗探究

王玉斌認為,在中學物理課堂中,培養探究的思維方式,掌握一般探究方法,保持學生對自然的好奇,這是我們中學物理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務。科學探究不僅是一種活動,一種過程,還是一種學習的方式,學習的內容,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在探究式活動中,學生有了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

王玉斌講到:在探究教學中,應注重四個環節:

(1)創設問題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就是教師精心設計,讓學生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引起學生的認知衝突,從而激起學生疑惑、驚奇的情感,進而產生一種積極探究的願望。情境創設是給思維創設一個依託,可以是形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常用的問題情境從來源分,可以是生活情境、實驗情境和概念情境。

(2)自主研究發現。學習應當是學生主體的自我建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進行自我建構的激發者、促進者和幫助者,應給學生足夠的時空和思想的自由度。採用的課堂策略是問題驅動、自主探究、相機引導、自我總結。

(3)重視過程體驗。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的情感、選擇的方法、出現的問題、合作的效果等,其重要性有時超過探究結果本身。尤其在中學階段,我們更應強調的是過程的經歷、方法的掌握、問題的發現、思維的培養和團隊的合作。

(4)強調問題意識。心理學研究表明,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思維、被動的思維。愛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品質。

(三)讓學生體驗創造

王玉斌講,教學的真正目應當是促進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而不單純是掌握教科書上的知識。教師應當給學生創設一個心靈自由飛翔的課堂,喚起學生創造的衝動,讓學生的思維在想象的空間自由的跳蕩、升騰、飛躍,感受到創造的愉悦。為此,在王玉斌的物理課堂內外,小製作、小發明、小實驗、小創意、物理知識奇思妙想之應用已經成為常態,物理實驗課,儘量向着半成品的器材方向發展,讓學生在二次創造中實現做中學,

第三部分,在構建道德課堂方面今後邁進的方向——讓學生感受物理之美

王玉斌説,物理學不僅有形象美、形式美和內容美,而且還有理性美、邏輯美和情感美。美是驅動力。充分展示物理的現象之美、規律之美、思維之美,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保持他們探尋自然規律的慾望。今後,教師要致力於“審美型教學”,積極構建課堂的“審美文化”。不僅讓學生了解知識生成、發展的過程,體會其邏輯之美,更讓師生在探尋新知過程中體驗成功(就)之美;“物理思想”之美,讓學生在浩瀚知識海洋中提煉出規律、抽象出思想,感受由此帶來的詮釋萬物的科學之美,繼而又引導、激發學生髮現美、審視美、嚮往美的慾望和靈感。

總之,王玉斌專家的思想報告,給我們指明瞭一條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有效道路,讓我們學到了很多的教學思路和很好的教學方法。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不斷去實踐、去應用、去創新,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實現自我發展。

熱門搜索